《孟子》首章与儒家义利之辨
《中国哲学史》2021年06期 杨海文 下载(732)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孟子》何以为经典?
-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孟子》中的话说明为政精神,如在《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中,引用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干在实处...[详细]
- 《秘书工作》2022年03期
- 《孟子》之“天”的三重面相...
- “天”在《孟子》中是一个枢纽性概念。《孟子》之天虽内涵宏富,但大体无外乎两类:自然之天与人格化之天。由于前者鲜有思想价值,故研究重点在于后者。对其进行集中诠释显...[详细]
- 《船山学刊》2022年02期
- 《孟子》科技思想研究综述
- 战国中期的孟子,在回应时代的政治、伦理问题时,将自然现象和技术活动广泛地与社会现象相联系、对照,作为儒学经典重要组成部分的《孟子》也蕴含着古代科技思想成分。科技...[详细]
- 《社会科学动态》2022年04期
- 孟子的仁政思想
-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是可以比拟孔子的儒家圣人。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中,孟子的仁政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后世思想史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孟子仁政思想中包含的富...[详细]
- 《炎黄地理》2021年11期
- 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
- “浩然之气”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士大夫孜孜以求的精神气度。孟子对浩然之气的特点和培养方法有细致的阐发,但如今很多人对浩然之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译文上。...[详细]
- 《百科知识》2022年03期
- 孟子的文化自信及现实思考
- 孟子以雄辩闻名,孟子的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捍卫儒家思想、以民为本、坚持大丈夫理想人格,三者也是支撑孟子自信的文化根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深邃的思想理念可以为...[详细]
- 《炎黄地理》2022年01期
- 孟子仁政具体措施探微
- 仁政思想在孟子政治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孟子是战国中期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在各诸侯国相继建...[详细]
- 《青春岁月》2022年05期
- 作为“典范”的“规矩”——...
- "规矩"一词是我们进入《孟子》、理解孟子哲学的一个关键隐喻。通过波兰尼对"规则"与"典范"的分疏,可知在孟子以"规矩"类比"圣人"的相关论说中,"规矩"并非意指客观抽象的法条...[详细]
- 《哲学动态》2020年11期
- 国学的天空,生动而辽阔——...
- 庚子之年,善行义举有如春天里的山花漫坡遍野盛开。武汉人无不悲壮地"封城"抗疫;韩红像她的歌声一样高调义捐;马云支持了国内又支持国外;方舱里的医患史无前例的同场歌舞;久...[详细]
- 《朱子文化》2020年05期
- 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
- 以往研究孟子的超越思想,往往只是依据其心性论。但是,分析其存夜气和养气说,会发现其心性的超越后面存在着一条更加深微的思想线索,它与当时的气论思潮密切相关。良知的存养...[详细]
- 《社会科学》2021年02期
- 对《孟子》一书的赏析与思考
- 作为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方针,由孟子及其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孟子》为"四书"之一,在儒家典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详细]
- 《汉字文化》2020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