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欧洲早期传播史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李伟荣;宗亚丽; 下载(27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
- 《易经》是一部很古老的筮占书,记录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其文字和语言叙述应该和后来发现的甲骨卜辞有某些共同特征。因此,不宜过于使用后世的文字理解或思想观念来释读...[详细]
- 《现代语文》2019年10期
-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
- 《易经》是一部很古老的筮占书,记录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其文字和语言叙述应该和后来发现的甲骨卜辞有某些共同特征。因此,不宜过于使用后世的文字理解或思想观念来释读...[详细]
- 《现代语文》2019年11期
- 《易经》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
- 《易经》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古代典籍之一。早在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就开始翻译和传播该书,他们为了传教的需要,试图在《易经》里寻找《圣经》的印迹,证明基督教与儒教并行...[详细]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06期
- 《易经》中的动词“用”
- 在《易经》中,"用"是一个用法比较特殊的词。《易经》中的"用"共出现58次,分别用作助动词、动词、介词和连词。其中作动词的"用",有"使用"、"任用"之义。从配价结构的角度对...[详细]
-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8期
- 《易经》“用”字考
- “用”在《易经》中的用法比较特殊,可用作助动词、动词、介词和连词。既体现出了虚实兼用的特点,也表现了词义引申虚化的过程。通过对《易经》中的“用”字进行考释,我们也...[详细]
- 《语文学刊》2006年01期
-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经》(...
- 《易经》是一部很古老的筮占书,记录的是初民占卜吉凶的材料,其文字和语言叙述应该和后来发现的甲骨卜辞有某些共同特征。因此,不宜过于使用后世的文字理解或思想观念来释读...[详细]
- 《现代语文》2019年09期
- 《易经》复音词研究
-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研究西周末年汉语特征的重要语料。其中的复音词已经呈现出比较成熟的特征,其构成有单纯复音词与合成复音词。合成复音词中,偏正与联合是两种最基本的...[详细]
- 《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易经》在欧洲的传播——兼...
-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被尊为“六经之首”。“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详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易经》里的30个成语,智慧...
- 在中国文化史上,《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源"。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易经》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易经》。这...[详细]
- 《意林文汇》2019年14期
- 试析《易经》形容词反义词
- 《易经》除内容广博、思想深刻外,语言也很经典,是我们研究上古汉语难得的重要语料。《易经》全篇以阴阳的对立统一和互相转化为基础来立论和叙述,因此在词汇反义关系的运用...[详细]
- 《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 从辞书角度看《易经》
- 本文认为我国传统“六经”之一的《易经》基本上是按照辞书的体例编排的,文章还以这个立论为基础分析解释了《易经》中的某些卦、爻辞。这个观点关系到发现我国最早的一部古...[详细]
- 《辞书研究》198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