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卜筮占的递兴与《易》卦符号的性质
《周易研究》2012年01期 程水金; 下载(509)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易学的社会性和科学性
-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和科技的基础。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道之源",起源于筮占,...[详细]
- 《侨园》2017年06期
- 孔子筮占观及其发微
- 孔子一生对《周易》的态度发生过重大变化,但是其筮占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重德轻筮”。在《周易》由筮占之书转换为人文化成之书的过程中,孔子为关键人物。原因在于孔...[详细]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 出土数字卦文献辑释
- 出土数字卦材料是古代筮占活动的原始孑遗,相关文献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及易学、术数等领域。本书在系统考察传世易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出土数字卦资料进行了全面...[详细]
- 《出土文献》2020年04期
- 《古易筮法研究》
- 汪显超著,黄山书社2002年6月出版,全书共31万字。此书是在作者同名博士论文基础上的扩展和修订。该书由绪论和八个章节组成。作者认为,春秋之前《易》只有筮占之学,春秋之后...[详细]
- 《周易研究》2005年02期
- 王家台易简《归藏》是个错误...
- 1993年3月,荆州博物馆在湖北江陵王家台发掘了秦汉墓葬十六座,其中的十五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简,竹简中有一部分内容与易学有关。发掘报告所描叙的简文内容是这样的:~①其体例...[详细]
- 《阳明学刊》2012年00期
- 《周易》思维的建构与反思
- 《周易》与古代筮占有密切关系,从筮占到《周易》是经过哲学飞跃的,占筮是《周易》的先导,春秋易象说是《周易》思维的重要环节,《易传》则是其思维模式的形成,而这个模...[详细]
- 《殷都学刊》1997年03期
- 从帛书《要》篇看孔子“好《...
- 孔子与易学的关系历来是中国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传世文献太少,对此问题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进展。帛书《要》篇有"夫子老而好《易》"一段,详细记载了孔子论《...[详细]
- 《孔子研究》2011年02期
- 《易经》:从“鬼谋”到“人...
- "鬼谋"、"人谋"之语出自《周易.系辞下》。"鬼谋"之义,系占问于鬼神以求决疑定谋。关于《周易》的性质,历史上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周易》是筮占之书,一派认为《周易》是说...[详细]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
- 春秋筮占特征及文化分析
- 《左传》《国语》利用《周易》进行占筮往往都能应验。对于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历史上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可知,春秋时期的巫史之所以能做到预测异常准...[详细]
- 《周易文化研究》2014年00期
- 对古文献科学思想的研究——...
- 《周易》流传到春秋末年,其筮占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孔子把"天"与"易"等同起来,易之理即为天之道,把易理自然化,同时把"天道"理性化,通过对天之尊崇性征进行逻辑而又...[详细]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数字卦的名称概念与数字卦中...
- 数字卦的记录形式是由一组数字纵向排列而成,属于古代筮占的一套记录符号,具有实占数字和卦画图形双重属性。数字卦代表了古代筮占的早期阶段,三《易》是筮占逐步走向学术的...[详细]
- 《管子学刊》201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