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11期 杨仕威 下载(4553)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从数学美的角度解析《蜀道难...
- 古往今来,诗歌和数学一直不曾分割,文学作品中蕴藏数学美的比比皆是。最近读了《蜀道难》感受很深,不经意间有了意外收获。我发现《蜀道难》中不仅有文学之美,也包含了数学之...[详细]
-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年Z1期
- 生命的哲学解读——李白和他...
- 李白的《蜀道难》入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提到谪仙人李白,读者马上就会有着一种生命的触动,也自然会想到他的飘逸与豪放、抒情与洒脱,对权贵的蔑视与不屑,个性中...[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05期
- 巧用情境,化“难”为易——...
- 【本课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教学目标】1.以“经典咏流传”的方式为诗歌配图配乐,更好地理解诗意并感受诗歌意境之美。2.以“经典品读人”的身份,仔细研读诗歌,交流研讨,...[详细]
- 《作文》2022年16期
- 《蜀道难》中的“三美”
- 《蜀道难》作为李白经典名作的代表篇目入选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艺术魅力不言而喻。故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三...[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05期
- 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
- 关于李白《蜀道难》之"奇之又奇",已有阐释因忽视"体调"概念界定及有效参照系的阙如而难以实现逻辑的自洽。在明确"体调"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清理"蜀道难"的源流并以此重构参照...[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05期
- 狞厉之美——《蜀道难》的别...
- 教学《蜀道难》的传统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坐实主题,顺藤摸瓜寻根究底;2.单作送别诗处理,谈李白对友人的担忧与关怀;3.与同题材诗歌比较,极言蜀道之凶险,突出其在战乱年代...[详细]
-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
- 曲径探幽意难究——《蜀道难...
- 《蜀道难》主要围绕蜀道之难进行描绘和抒怀,但每一段中都有一个或隐或显的关于蜀地的句子。结合片段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我避开了蜀道雄奇险峻这条主线,而选择以"蜀地"为切入...[详细]
- 《湖南教育(B版)》2021年03期
- 意蕴累叠中的干谒可能——《...
- 《蜀道难》气势浑宏,其艺术价值历受褒评。但能掘进到文本细处的分析似乎少之又少,颇多论者多流连于"句式参差错落""想象丰富奇特"等缺乏篇性特征的分析中,以含混、套辞为趣...[详细]
- 《语文月刊》2021年06期
- 两大“浪漫高手”的人生——...
- 创意说明:《离骚》《蜀道难》为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教学时笔者改变了以往单篇"满堂灌"的形式,将两篇课文做比较阅读,以文中的意象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28期
- 绘思维导图 解诗歌真意——...
- 绘制诗歌思维导图,通过梳理诗歌内容确定主干分支,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词句解读的基础上,明确关键词,以学习语言建构与运用;感悟意象意境,细化导图内容,进行审美鉴赏与...[详细]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年01期
- 真正的诗歌是“读”出来的—...
- 李白很重友情,与杜甫、吴筠、汪伦的友谊向来是文学史上的美谈。此外,他与王炎的交情也很深。王炎入蜀,他一连写了几篇诗文相送,如《蜀道难》《剑阁赋》《送友人入蜀》等,王...[详细]
- 《作文》2019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