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08期 余闻 下载(52)被引(0)
关键词: 铷原子 文学常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钠原子


相关文章推荐
- 对第16题答案的质疑
- 第16题,要求选出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标准答案是C项。依照高考评卷答案,C项的“不正确”在何处呢?《20()年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分析》...[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9期
- 胡质父子
- 威,字伯虎,少有志尚1,厉操2·清白。质3之为荆州4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僮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廨5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其绢一匹,为道路粮6。威跪问:"大...[详细]
- 《当代学生》2014年18期
- “语”“文”并重 切实读通...
- 根据我的了解,文言文教学与高考复习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只重视词语意义的理解,而不重视文章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满足于完成大量的练习和确认每一...[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04期
- 北京的声音2000年全国高考语...
- 第一大题第一大题含 10道小题 ,每题 3分 ,共 30分。考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及“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 ,重点考了识记文字、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成语 )、辨析病句、语言...[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9期
- 2000年高考文言文的特点
- 2000年高考与往年相比较, 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文章篇幅短小。全文共三 百余字,语言精练简洁,全文没有 出现生僻的文言字词,文化常识方 面的专有名词很少出...[详细]
- 《语文世界》2001年01期
-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含 10道小题,每题 3分,共 30分。考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及“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重点考了识记文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辨析病句、语...[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7期
- 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含10道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考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及“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重点考了识记丈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辫析病句、语言表达连...[详细]
- 《语文月刊》2000年09期
- 探究错项设计方法 突破文意...
-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此类题型的设计方式通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叙述中设计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来供考生排除;题干要求也逐步定型为“选...[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3期
- 浅谈高考文言文的阅读对策
- 许多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往往感到心里没“底”。有的考生面对试题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有的考生甚至认为反正都是选择题,瞎蒙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阅读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两...[详细]
- 《考试》2001年02期
- 2000年高考文言阅读材料解析
- 2000年高考文言阅读材料,由三个片段组成,属于整体比较浅易而部分语句较为艰深一类。文中有两处较难,分别为“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和“后因他信,具以白...[详细]
- 《语文知识》2001年06期
- 文言文综合分析题解密
- 高考对文言文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从历年高考来看 ,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近几年 (2 0 0 0年春季高考除外 )都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但是得分情...[详细]
- 《中学文科》200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