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术室护士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谈自身防护
《职业与健康》2001年10期 刘宁,朱萍 下载(209)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从四川省面神经麻痹病人血液...
- 本文报道从四川省南川县1例面神经麻痹病人血液中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菌株(FP1)与美国B_(31)菌株在形态和单克隆反应上基本相似,但在外表蛋白抗原上并不完全一致。...[详细]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1年0...
- 癌肿病人血液成分的分析研究
- 世界各国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瘤都在进行广泛的研究,我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几年来在临床医疗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但钱部长指出;在宿主与肿瘤的相互关系,肿瘤...[详细]
- 《安医学报》1961年02期
- 要想身体健康,多食含碱食品
- 专家研究发现,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长期素食,且生活接近自然的佛寺僧尼,由于体质偏属优质弱碱性,所以尚没有发现罹患癌症的病例。85%癌症患者属于...[详细]
- 《祝您健康》2005年05期
- 自败血症型流脑病人血液中分...
- 流脑在我国的流行菌株仍为A群流脑菌,健康人群带菌为B群,而我们于1990年3月12日从一例败血症型的流脑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一株B群流脑菌,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10岁,卢龙县车站乡...[详细]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1年02期
- 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学、生...
-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是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的病原体,1976年首次在非洲发现,目前确认该病毒包括5个种,其中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扎伊尔型(Zaire...[详细]
- 《科技导报》2014年24期
- 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特征和...
- 目的了解大竹县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暴发流行特征和病原学、血清学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钩体病个案调查,采集病人血液;夹夜法测鼠密度,无菌解剖取...[详细]
- 《医学动物防制》2017年10期
- 沂蒙山区秋冬季型恙虫病236...
- 1986~1989年,每年秋冬季节,山东沂蒙山区有恙虫病发生,作者对236例恙虫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所有病例均发热38℃~41℃之间,皮疹199例(84.3%...[详细]
- 《疾病监测》1995年09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
- 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详细]
- 《首都公共卫生》2011年06期
- 乙肝病毒灭活方法的观察
- 我所病房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区,90%以上住院病人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下面简称 HBsAg)阳性,DNA 多聚酶(简称 DNA-P)阳性率也很高。在病房工作中,工作人员接触病人血液的机...[详细]
- 《中华护理杂志》1989年07期
- 咨询门诊
- 湖南申荣华问:1996年6月,当我正要同女友结婚时,却发现自己患有“乙肝”,“大三阳”阳性。我吃了很多药,但化验结果依旧。女友的表面抗体阳性。我们何时能结婚.答:平常所说的...[详细]
- 《健康》1998年01期
- 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分离...
- 奇异变形杆菌容易在受污染并经过放置的熟肉制品中大量生长繁殖。摄取这种食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1998年6月28日下午在哈尔滨市某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并收到残余的熟鸡肉、排...[详细]
- 《肉品卫生》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