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博山迈向富裕路
- 素有“瓷城”之稱的山東淄博市博山區,曾是個老工礦區,改革開放後,煤炭、陶瓷、琉璃等傳統行業和冶金、機電、紡織、化工等工業初具規模,過去較貧困的鄉村也建起了鄉鎮企業。...[详细]
- 《今日中国(中文版)》1992年06期
- 游走在博山的四季
- 博山,一个山清水秀、群山环抱的小城。这里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如流的车潮;这里空气清新、节奏舒缓,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详细]
- 《城色》2007年01期
- 博山古道
- 博山的名字,远在隋代就已经形成了。到了元朝至元二年,即1265年设颜神镇,划归益都县管辖。至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始建博山县,1955年3月更名为现在的博山区。[详细]
- 《走向世界》2010年10期
- 博山火车站异国风情老建筑
- 1903年5月由德国人始建的博山火车站.其德式票房与水楼,系胶济线张博支线上现存的老建筑,历经百年沧桑。1898年德国占领了胶州,取得了在山东修建铁路的特权。次年筑建了胶济...[详细]
- 《春秋》2014年01期
- 博山政协编印《博山名山大观...
- 淄博市博山区政协抓住博山名山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多的特色,发挥政协人才荟萃和联系面广的优势,发动政协委员和镇(办)政协工委联络员等230余人,历时4个月,完成了《博山名山大...[详细]
- 《春秋》2001年02期
- 十二月的寒冬 一起去看博山...
- 中国琉璃是古代汉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它沉积历史的华丽,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详细]
- 《旅游世界(旅友)》2015年12期
- 博山境内的齐长城
- 淄博市的博山,古称“颜神”,历史悠久。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地处齐鲁两国交界之处。齐长城跨越13个区县,仅在博山境内就达65华里之长。博山段遗址上接莱芜西北境逯家岭,迤逦向...[详细]
- 《春秋》2001年05期
- 博山的景致
- 淄博因其是蒲松龄的故居而吸引了广大游客,但该市风景区最密集、最广的则为博山区。博山多山,山奇洞幽,四时景色秀丽,风景区面积71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博山景...[详细]
- 《走向世界》1994年02期
- 淄博陶琉小镇 文化与创意让...
- 一踏上这座陶琉小镇,就会被这里浓厚的陶瓷琉璃文化氛围深深吸引,古色古香的小镇里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兼具现代艺术感与时尚感。走在狭长的古镇小道上,路两边是沧桑的古...[详细]
- 《旅游世界》2018年08期
- 陶窑古风韵春秋
- 鲁中名城博山,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就有人聚居。春秋战国时期,博山名弇中。周末得名颜神。宋初即成为重镇。金代名为颜神店。元代入益都后又名颜神镇。周为齐地,汉属莱芜、般...[详细]
- 《春秋》2010年01期
- 老城——最后的守望
- 初冬的下午,阳光透过高楼斑斑驳驳地光顾着四方路片,坍塌的院墙、破损的门窗、荒芜的杂草,一派破落的景象。以四方路为界,那片曾被称为"大鲍岛"的百年老街区,分辖于市南、市...[详细]
- 《青岛画报》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