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交流与讨论”栏目变化分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赖天浪; 下载(5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德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研究—...
- 基于闫春更等建立的"二维度四指标"教材难度微观评价模型,选取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今日化学Ⅰ》和中国人教版《化学1》为研究对象,就"氧化还原反应"主题...[详细]
-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年03期
-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中英化学教...
- 为了充分发挥教材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载体作用,将中国人教版与英国版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化学教材对于图片的安排存在分配数量和分配类别不合理的现象,并提出一些...[详细]
-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30期
- 中美化学教材关于“物质的量...
-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也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但是,"物质的量"概念抽象,学生接纳相关概念的速度较慢,教师往往只是通过大量习题与...[详细]
- 《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14期
- 中美化学教材中“水和溶液”...
- 在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下,图文并茂的模式被应用于各版教科书,图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逐渐被提高。"水和溶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详细]
- 《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17期
- 浅谈化学教材中关于“相同”...
- 化学教材中,直接或间接地应用“相同”与“不同”的地方颇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注意对此加以比较归纳,发掘其内涵与外延,将会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避免混淆、...[详细]
- 《江苏教育》1991年12期
- 怎样挖掘化学教材中潜在的知...
-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潜在的知识点,其中有相当部分与学生学习新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知识点教师往往在教学中漏讲。本文拟从教学中如何挖掘、讲解这些知识,谈一些看法。...[详细]
- 《宁夏教育》1992年05期
- 对中学化学教材的几点建议
-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基础教育中的化学教材不同程度的强调学科化 ,过分重视学科的系统 ,将概念、理论 (甚至是较陈旧的 )摆在很高的位置上 ,对于一些与实际结合密切而中学学...[详细]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年05期
- 贯彻课标精神 促进学生发展...
- 新化学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 ,它有哪些编写特点 ,以及在化学教学中怎样组织教学 ,贯彻课标精神 ,对这些问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贯彻课标精神 促进学生发展———略...[详细]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年04期
- 基于“有机实验”在化学教材...
- 高考命题大都来源于课本,实验更是如此。因此,在复习课本的实验时,我们必须去挖掘并加以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现以"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来探讨课本实验的重要性。一...[详细]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年02期
- 高一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改进...
-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针对教材中某些实验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环保性等方面不足,从局部微调、扬长避短——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上优化教材实验;大动...[详细]
- 《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 创新氧气发生和性质实验的简...
-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材~([1])中O_2的性质实验,是先通过发生装置将O_2收集在多个集气瓶中(用毛玻璃片盖上),然后再进行其性质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因为提前制备...[详细]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