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空间建设研究——以云南叶枝镇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
《科技资讯》2018年34期 文冬妮; 下载(18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传统村落中文化生态空间的构...
- 结合时下乡村振兴计划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文化空间及生态空间的解读,明确传统村落的建构应多注重文化生态空间,即一个有着特定的文化形态、特定的空间区域、特定的时间节点,以...[详细]
- 《商业故事》2017年05期
- 民族文化符号化与文化生态空...
- 民族文化符号化是当代都市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挪用和改造,是传统的"继承"也是传统的"发明"。通过民族文化的符号化,全球化时代的都市社会赋予自己特定的文化身份,并创...[详细]
- 《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
- 文化生态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依托,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也离不开对文化空间的保护。本文以云南叶枝镇同乐村傈...[详细]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08期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
- 戏剧史家周贻白较早注意到地方戏模仿汉剧、京剧与话剧的现象。他认为,无论是模仿汉剧的高台大戏倾向,还是对京剧的盲目崇拜与追随,或者以话剧的方式对地方戏进行现代化改革...[详细]
- 《人文论谭》2010年00期
- 非遗文化生态空间的特征及保...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在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创造、享有并留传下来的非物质性财富,主要是一种精神性、文化性的存在。它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并对生存环境有着高度依赖性...[详细]
- 《榆林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 《东南亚世界的形成》一书评...
- 东南亚,不可忽视的“人类社会生态空间”,一个富于“独特意义的地区”。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石井米雄先生和政治环境研究室主任樱井由躬雄先生合撰的《东南亚世界的...[详细]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民间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
- 随着"衣随人葬""人亡艺绝"等现实状况的发生,保护和传承服饰文化遗产显得尤为紧迫。通过从艺术人类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更科学、真实地掌握民间服饰的形态...[详细]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