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自我中心化与解除自我中心化理论述评
《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08期 孙川 下载(366)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苏秦、张仪说服传播文本的说...
- 托名苏秦、张仪的虚拟性说服文本遵循分析型路线,呈现出鲜明统一的说服者中心化结构和被说服者符号化特征;说服者中心化结构中又嵌套了"去予式"的亚结构:其中"去除"模块与恐...[详细]
- 《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 反中心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
- 从哲学的视野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反中心化。本文提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反中心化的理论策略是“解构”或“消解”,理论效应则表现为权威的解体而原本受压抑的弱者...[详细]
- 《新视野》2005年05期
- 福柯的微观权力学
- 福柯将传统的权力理论视为宏观权力学,它重视国家机构这样的权力中心,从权力中心构成对局部的支配、控制,形成单一的统治大厦。福柯反对这种权力中心化的模式,而主张建立微观...[详细]
- 《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4期
- 人文与自然:从冲突到和谐
- “人文”和“自然”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人文与自然发生冲突植根于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要克服工业时代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 ,使二者走向和谐 ,其可能的途...[详细]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回到自身:世纪之交的哲学重...
- 哲学与时代具有永恒的关联,当我们思考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建时,不能不关注到世纪之交这一时代特征。回顾20世纪及其留给我们的遗产,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和生存处境等暴露无遗...[详细]
- 《学术月刊》1995年10期
-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非中心化思...
- 非中心化(Decentering)思潮是当代西方哲学中一股值得重视的思潮。活跃在今日西方哲学舞台上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微型哲学”、反哲学等潮流都是这一思潮...[详细]
- 《哲学动态》1991年06期
- 边缘化还是中心化?——对中...
- 面对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困境与尴尬,我们不得不追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疑难:边缘化问题。它是因为缺乏直面"中国问题"的勇气与能力,它是建构所谓的虚幻...[详细]
- 《探索》2010年03期
- 书写作为一项哲学议题:以巴...
- 本文从巴特的零度书写入手,探讨了书写作为一项哲学议题的重要意义。对巴特来说,书写是一个“解神秘化”的过程,对德里达来说,书写作为“就职演说”,是一个“解中心化”的过...[详细]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 以礼仪为权利——儒家的选择
- 一、礼仪之内礼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了从风俗习惯到交往礼节,再到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它是儒教文化的限定性结构,甚至还界定了社会—政治秩序。礼仪实践当然不是中国...[详细]
- 《江汉论坛》2013年06期
- 《自由的权利》精粹(下)
- 3.民主意志形成中的"我们"。今天,每个试图在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中保证自由实现,并由此探索民主伦理可能性的尝试,都愿意把公共协商的政治领域和意志形成当作保证自由实现和...[详细]
- 《学习与探索》2016年03期
-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批...
- 主体性哲学在现代陷入困境的事实,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之一。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性批判的面貌作简要揭示,可以认识到:消解二元论这一主体性的内源性依据是后...[详细]
- 《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