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言志说”与“情感表现说”同异论
《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03期 杨立民 下载(396)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抒情言志的美文学
- 晓萍: 在如今这出版社出版文学书赔钱的年月,你居然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出了两本集子,实在罕见。恭喜恭喜.是机缘么?我看还是爱文学的多于厌文学的。当然,能出版的并非都是好...[详细]
- 《文学自由谈》1992年04期
- 鲁迅早、晚年抒情言志诗比较
- 鲁迅一生创作了不少抒情言志诗 ,这些诗可分为早期与晚期。在现实主义的深化 ,在理想情致、主观意绪的表现 ,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呈现了不同的风貌 ,有着发展变化的脉络。但...[详细]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 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
- 在汉赋发展史上,和苑猎京都大赋保持同样均衡发展态势的还有抒情言志赋。如果说"体国经野"的苑猎京都大赋表现的是汉代赋家的才情,那么汉代抒情言志赋记录的是赋家在制度和规...[详细]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士人的自觉意识——扬雄抒情...
- 提到扬雄的抒情言志赋,今人往往批评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然而,所谓的"无为"、"避世"思想在两汉之际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中自有其独特内涵——士人的自...[详细]
-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
- 关于诗的话语
- 何之为诗?常有读者来信向我发问。以我之见,诗是抒情言志的纯金。诗之灵魂在于一个“清”字,诗之内涵在于一个“志”字。诗之所以为诗,其语言应该是筛过、滤过、淘边、铸过的...[详细]
- 《焦作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对联的交际功能
- 古往今来,国人喜欢借助对联形式抒情言志,装点环境。一副好的对联,集哲理、妙语与书法为一体,如同一首对仗工整、音韵铿锵、语言精练的诗歌。或抒情,或状物,或言志,或劝人,或...[详细]
- 《公关世界》1997年09期
-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多为叙事写景、抒情言志的篇目,注重了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语言清新隽永、凝练明净、细腻秀丽。中期的散文创作,用笔朴实,更显口语化,字里行间渗透着真诚...[详细]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多维视域下的诗歌“抒情言志...
- 多维视域下的诗歌“抒情言志”,包括口头表达视阈下的“抒情言志”原始、写作方法视阈下的“抒情言志”强化、人际交流视阈下的“抒情言志”对象化、自主阐释视阈下的“抒情...[详细]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0...
- 李白题画诗作的审美意趣
- 李白的题画诗,将诗境与画境巧妙地融会贯通,达到一种主客相忘的境界。他深谙画中三昧,将绘画技巧与抒情言志结合起来。这些诗作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狂放气质,也体...[详细]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当代顺口溜
- 顺口溜,又称民谣。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现实。顺口溜在内容上反映的多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茶楼酒肆中久议不衰的话题,是老百姓抒情言志...[详细]
- 《政府法制》2000年12期
- 关于“无奈”与“新状态”—...
- 不知哪年哪月,一首通俗歌曲,无意中飘到了我的耳朵里,我隐约听见一句歌词“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不曾多加思索。可后来,吹起了一阵“无奈”之风,不仅歌手们声嘶力竭地高歌...[详细]
- 《中国出版》199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