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植物保护》2001年04期 杨艳丽,罗文富,国立耘 下载(381)被引(75)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
-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生理小种是晚疫病菌重要的表现型之一,其组成与变异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详细]
- 《中国马铃薯》2017年01期
- 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
- 【目的】明确贵州省2013~2014年马铃薯主产区致病疫霉生理小种的类型、组成及分布,为贵州省有针对性地选育、引进和推广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一套含...[详细]
- 《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04期
- 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分泌...
- 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蛋白进行分析,为明确该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文章应用信号肽预...[详细]
- 《遗传》2011年07期
-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
- 从2009年分离得到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中随机选取15株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对霜脲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株对霜脲氰较敏...[详细]
- 《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
- 利用11个分别含有单抗性基因R1~R11及1个不含抗性基因的1套鉴别寄主,对2003~2005年采自云南省10个县市26个采集点的117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共...[详细]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马铃薯晚疫病菌培养条件的研...
- 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及不同温度下的菌落生长和产孢情况的比较观察,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在黑麦培养基上的生长...[详细]
- 《中国马铃薯》2007年04期
- 20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
- 在室内测试了20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9种植物提取物对 孢子囊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种植物提取物对孢子囊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Ts-8...[详细]
-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2期
-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
- 通过对黑龙江省5个地区12个县市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鉴定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有14种类型,分别为0号、1号、2号、3号、4号、5号、7号、9号、11号、...[详细]
- 《中国马铃薯》2003年04期
-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 马铃薯晚疫病是威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首要病害,选育和推广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方品种的频繁调运和晚疫病菌A2交...[详细]
- 《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
- 对2009年采自甘肃省17个地点的63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生理小种类型的鉴定.结果表明:小种4.6.7.11的出现频率达28.57%,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是2009年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详细]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药性研究现...
- 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常用杀菌剂产生抗药性,降低了化学防治晚疫病的效果,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化学防治药剂及晚疫病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议生产上应避免长期使用单...[详细]
-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