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族权下的怨女——张爱玲《怨女》中柴银娣形象
《作家》2012年10期 宋卫琴 下载(295)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张爱玲:临水照花的美食情缘
- 张爱玲给世人的印象通常是:微仰着头,扶着腰际,眼尾斜斜地扫过来,高傲孤绝似乎远隔于俗世之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对食物却情有独钟,她似乎把大部分的热情都留给了食物...[详细]
- 《同舟共进》2021年12期
- 从传播方式看张爱玲80年代以...
- 40年代传奇的张爱玲一出场就被大众接受,50年代到70年代在大陆销声匿迹之后,经过文学评论、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合力推进,80年代后在大陆一步一步地终于又回归了大众视野。[详细]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封锁下的“好人”与“真人”...
-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初刊于1943年《天地》杂志第2期,后收入《传奇》中。张爱玲在小说中多次论及"好人"与"真人"。可见,小说中对于"好人"与"真人"的定义主要源于女主人...[详细]
- 《新闻爱好者》2021年04期
- 敏锐的学术眼光,可喜的写作...
- 在张爱玲研究早已成为显学的今天,有关张爱玲研究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可谓汗牛充栋,多如牛毛,但却很少能够有像刘川鄂的《张爱玲传》这样,令人过目难忘,爱不释手的。张爱玲的作...[详细]
- 《长江文艺评论》2021年02期
- 诠释循环之场域——评《读解...
- 《读解张爱玲——华美苍凉》是"张学"研究中一项较为完善且重要的学术成果。全书五章以不同镜像映射出张氏文本中的潜文本,同时把多重文本共同收摄于"华美苍凉"的宏观视域之...[详细]
- 《粤海风》2021年02期
- 爱与真的启示——《论张爱玲...
- 这也许算得上"张学"的一段"传奇"了,缘起于一九九一年秋李欧梵老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讨论班。身在其中,说"传奇"犹如王婆卖瓜,或许这样更好—李老师总...[详细]
- 《书城》2021年08期
- 形神兼备的详传、真传——略...
- 一张爱玲,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话题。她在中国大陆经历了升沉起伏。1940年代,在一个特异的环境中,出手不凡,红遍上海;之后却像流星一样,消失于中国大陆读者的视野,长久沉寂...[详细]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04期
- 经典化与流行化:重估“张爱...
- 一、张爱玲的意义在关于张爱玲的意义以及文学史地位的估价与总结过程中,有相当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者都认为张爱玲是一个"异数"(1),或者是一个"例外"。(2)所谓的"异数"和"例...[详细]
- 《文艺争鸣》2021年07期
- 张爱玲四十年代的经济生活
- 张爱玲曾经这样说过:"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自己赚来的钱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这是张爱玲1945年2月27日与苏青对谈时所发表的观点,作为一个旧时的女性...[详细]
- 《书屋》2021年09期
- 乱世中哪有才子佳人 张爱玲...
- 张爱玲并不以家族背景自矜,而一些研究者似乎对之津津乐道:祖父张佩伦曾是"清流"干将,以学识和挑战权贵的勇气声震朝野,谪遣时得李鸿章怜惜庇护,复以爱女相嫁,琴瑟和谐,成为...[详细]
- 《上海文化》2021年09期
- 张爱玲: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滩...
-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人,又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千金,又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详细]
- 《阅读》2020年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