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徐勇; 下载(9905)被引(362)


相关文章推荐
- 城乡家户、家庭规模及其结构...
- 在家庭成员离家赴外地上学、就业现象日趋增多的当代,家户、家庭成员规模和结构开始出现差异化。为了厘清其状态和特征,本文探讨了家庭、家户结构及其相互转化的理论和研究方...[详细]
- 《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06期
- 中国农村家户制的时代特征与...
- 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中国农村家户制的不同特点,分析家户结构是理解中国农村、农民的突破口。现代社会环境中,中国农村家户开始呈现结构规模缩小、人情关系淡化以及经济结构专...[详细]
- 《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户结构及...
- 基于1982年以来4次人口普查数据所作研究发现:农村30岁及以上大龄未婚男性在核心家户生活比例最大,其次为单人户,再次为直系家户。父母是大龄未婚者组成核心家户和直系家户的...[详细]
- 《思想战线》2018年05期
- 从小商品生产到家庭代工:农...
- 家户劳动是一个具有长期历史实践经验的社会现象。在中国粤西农村地区,家户劳动实践广泛存在。伴随着全球化弹性积累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家户劳动的主要形式从传统的分散化、个...[详细]
- 《东南学术》2019年06期
- 当代城乡初婚者居住家户类型...
- 根据2000、2010年人口普查长表1%抽样数据,分析城乡初婚者的居住方式,可以发现,当代男女初婚时所居住的家户类型有较明显的城乡分异特征。城市2000年初婚夫妇独居或居住于由...[详细]
- 《晋阳学刊》2017年05期
- 清末以来中国家庭、家户组织...
- 家庭是由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组成的共同生活单位,家户则是由亲属关系成员为主所形成的同居共爨单位。在成员范围和规模上,多数家庭、家户是等同的,清末以来不同时期家...[详细]
- 《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 论现代村落中宗族家户系统与...
- 对现代村落的权力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是认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权力关系失衡的一个切入口。村民自治委员会是国家在农村的地方代言人,通过分析...[详细]
- 《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 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
- 能够对现代社会产生长远影响的本源型传统,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在东方国家的本源型传统中,不同于俄国和印度的村社制,中国是家户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中国农...[详细]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4年0...
- 家庭、家户和家考察的当代价...
- 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城乡家庭在以往核心化、小型化的基础上,因成员出外上学、谋生增多,特别是劳动年龄成员大量外出就业,不完整家户形态明显上升。与此同时,父母和已婚...[详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03期
- 家户制度与乡村治理关系研究...
-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资源,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家户制度",作为一种本源型传统,家户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构建和乡村社会的治理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 “过客家户”:广州非洲人的...
- 在广州缺乏完整家庭的非洲人在亲属关系的作用下返回非洲,从而使其聚集区出现有规律的人口变化趋势。非洲人多数情况下以亲戚朋友共租、家庭旅店的居住方式生活在广州,形成一...[详细]
- 《开放时代》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