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断裂与连接:成都设计生态对话录
《装饰》2016年02期 彭宇;汪燕翎 下载(245)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观念的生长——徐冰、殷双喜...
- 殷:时间过的很快,一晃你出去有15年了。这10多年里国内、国际的变化都很大,大家公认你作为中国艺术家出去在国际上是很成功的一位。在国外的大学,有专家开研讨会研究你,还有...[详细]
- 《美术研究》2005年03期
- 艺术/社会/生活——黄笃王强...
- 黄笃:我们知道,你从美院毕业以后就成为一名自由艺术家,然后去了圆明园,你属于比较早地去圆明园的艺术家,差不多从1992年吧?圆明园的鼎盛时期是(19)92年、93年,谈谈你对圆明...[详细]
- 《东方艺术》2008年15期
- 佛教·艺术·人生——丁方与...
- 凌:丁教授,我们上次就佛教与绘画问题谈过一次,的确受益匪浅。今天我想从佛教、艺术和人生的角度谈谈解读你绘画作品的一些体会,并借此机会向你讨教。丁:我对这个话题也很有...[详细]
- 《佛教文化》2008年06期
- 抽象的核心是一种宇宙观——...
- 黄笃(以下简称黄):20世纪90年代初,我当时在意大利就对你有所耳闻,传在巴黎有位来自中国的画家江大海,但那个时候你还在画写实油画。我想问一个问题,[详细]
- 《艺术.生活》2010年02期
- 母子对话录
- 小狗: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对主人那么忠诚?狗妈妈:对自己的主人都不忠诚,那还算条狗吗?要是那样,我们不就和某些人一样了吗?小猪:妈妈,人那么有能力,为什么要伺候我们呢?猪妈妈...[详细]
- 《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07年04期
- 设计学研究岂能“袖手旁观”...
- 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是针对本刊去年6月份刊发的《设计理论,如何照进现实》这篇对话录的回应。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讨论,是因为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划疆而治"的"学科领域"的思维...[详细]
- 《美术观察》2011年02期
- 李秀勤工作室开放展对话录
- 工作室开放的理念及作品宋:把工作室以开放的形态呈现,我的理解是您把整个工作室作为了一个作品,因而,它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件敞开的艺术品。那么,请谈谈您的意图和艺术态度。...[详细]
- 《雕塑》2010年05期
- 扩张的雕塑——黄笃与展望对...
- 黄笃:1995年以前,你创作的雕塑是学院写实主义方法的沿续,在这之后,你突然做了一个不锈钢假山石雕塑叫《太湖石》,在1995年被选入我策划的中国与德国艺术交流展《张开嘴,闭上...[详细]
- 《东方艺术》2008年07期
- 北方独行的歌者——郭盖雕塑...
- 问:看了你的《北方的故事》,你用孕妇作为你心中北方的创作母题,不厌其烦地用9尊孕妇开始你与自然的对话。在这里,对雕塑的关注被对生命、自然的关注所代替。你吸收了原始艺...[详细]
- 《雕塑》1995年04期
- 百代文章是画心——“不惑风...
- 曹隽平:吴广,你好!我记得《艺术中国》这几年来近十次推介你的作品和文章,一方面说明你是比较优秀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也秉持了我们杂志推行优质稿件、优秀作者至上的原则。作...[详细]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年05期
- Paul Hill 永不停歇的导师
- 这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兼讲师将与我们分享他从业50余年的体验与感受*Paul Hill生于1941,在1965年成为自由摄影师,随后为卫报、观察家报、金融时报、电讯杂志和BBC工作。*他在...[详细]
- 《影像视觉》201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