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麻矫治中年龄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小儿麻痹研究》1991年02期 肖江霞 下载(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中药浸洗用于中风后肢体肌肉...
- 目的:观察中药浸洗治疗中风后肢体肌肉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伴有肢体肌肉萎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卒中后肌...[详细]
- 《天津护理》2016年05期
- 个性化宣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
- 目的研究个性化宣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并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详细]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18期
- 游泳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教育...
- 游泳疗法是一种特别的带有艺术性和运动性的干预疗法,通过对游泳疗法进行探究、梳理、综述等,全面阐述了游泳疗法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应用以及其面临的困境、挑战。文章结合实践...[详细]
- 《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07期
- 肢体肌肉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
- 目的:研究肢体肌肉正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间的关系。方法:记录165名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的肱二头肌、拇短展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骨前肌共392块肌肉的运动单位电位,...[详细]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护理新进...
- 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国内外护理现状,为使患者避免发生肢体肌肉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总结得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OCS疾病知识,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详细]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 CEUS诊断肢体肌肉挤压伤后急...
- 目的探讨CEUS在肢体肌肉挤压伤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及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袖带球囊加压法制备肢体肌肉挤压伤后...[详细]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年01期
- 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10例分析
- 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4日10例病人,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7~55岁,平均28.6岁。临床表现:本组病例起始均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7.3~41℃,全身无力,腹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详细]
-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5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肢体肌...
- 目的 :观察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的四肢肌肉萎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 :纳入2020年6月到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患儿(2~14岁)22例,测量并记录患儿每周四肢围度...[详细]
- 《上海医药》2022年02期
- 浅谈婴儿抚触的方法、作用以...
- 婴儿抚触是一种对婴儿的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有利于循环、呼吸、消化、肢体肌肉的放松与活动的皮肤刺激,并且有利于促进父母与婴儿之间情感的交流。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在...[详细]
- 《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衡功能...
-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1])。我国每年有12~15万新增MHD患者~([2])。MHD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缠身,有些患者肢体肌肉萎缩,大部分时间消磨在...[详细]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年09期
- 介绍电刀负极板固定带
- 高频单极电刀,做为手术中的止血仪器,早已广泛应用于各医院的手术室。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时,在组织中所产生的热效应来切开机体,切除或破坏有病变组织和进行止血...[详细]
- 《中华护理杂志》199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