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在家庭: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以及隐私在家庭的展现模式
《浙江学刊》2006年02期 谢碧珠;陈国贲; 下载(683)被引(12)


相关文章推荐
- 拿起手机拜个年
- 每逢新春,相互拜年、问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详细]
- 《家用电器》2005年02期
- 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中...
- 私人领域是以独立的个体人格为基础而形成的私人生活空间,不仅与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公共领域保持着一定的权力界限,而且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相分离。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详细]
- 《城市学刊》2015年02期
- 简论中国人的隐私
- 中国人非常看重隐私,尤其是看重群体隐私,这是其隐私观念独特的民族性。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人隐私观念与西方人的异同,批评某些论者否认中国人有隐私的论点...[详细]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
- 中西隐私观差异及成因之比较
- 在跨文化交际中,认识到对方与己方的不同是进行成功交际的前提。隐私做为一种心理概念,是容易产生误会的原因之一,对中西方隐私观念之不同进行比较是很必要的。本文从文化角...[详细]
- 《东南传播》2010年01期
- 隐私·道德
- 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隐私是指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据悉,西方社会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交往中十分自觉地做到"七不问",即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问收入,不问地...[详细]
- 《啄木鸟》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