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穴调理脾胃作用浅淡
《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10期 李心虹,安宝珍 下载(218)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公孙穴临床新用举偶
- 公孙穴(SP4)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该穴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临床上常广泛运用于脾胃肠腑病症(如:胃痛、呕吐、腹痛、便秘等)及冲脉病症(如:奔豚...[详细]
- 《人人健康》2016年22期
- 针刺公孙穴治疗呃逆
- 我们近五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呃逆病35例,收到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病人平卧或坐位,在公孙穴处常规消毒后,取2寸长毫针直剌1—1.5寸,中强刺激,针后留针5—15分钟。...[详细]
- 《陕西中医函授》1993年05期
- 公孙穴的应用
- 公孙穴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公孙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公孙者由经之路可达孙络四通八达,周行脏腑络脉出于四肢,故名公孙(《会元针灸学》)。[详细]
- 《蜜蜂杂志》2012年09期
- 公孙穴治验
- 针刺公孙穴治疗胃肠痉挛性疼痛,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位置: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缘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见图)。主治:胃病、腹痛、腹泻。操作:直刺1~2寸...[详细]
- 《赤脚医生杂志》1977年05期
- 公孙穴在痛症中的应用体会
- 公孙穴在痛症中的应用体会梁树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起重运输机械厂卫生所,161002)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灵枢·杂病论》:“人身上部...[详细]
- 《中国针灸》1994年S1期
- 公孙穴治神经官能症
- 公孙穴治神经官能症524034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医院门诊部肖俊芳黄××,32岁,女,售货员。1994年7月6日由内科门诊转来针灸科门诊诊治。上诉:胸闷、气短、心...[详细]
- 《针灸临床杂志》1995年04期
- 浅析公孙穴的安胎作用
- 胎漏,胎动不安,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中医辨证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及跌扑伤胎之分。笔者在临床中,以针刺或点压公孙穴治疗跌扑闪挫或劳累过度而引起者近百例,...[详细]
- 《针灸临床杂志》1998年09期
- 内关公孙穴配伍的临床应用
- 内关和公孙穴配伍缘于八脉交会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和阴维脉相通的穴位,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穴和冲脉相交通的穴位,二穴配伍应用在八脉交会中属父母配合.八脉交会穴为...[详细]
- 《中国中医急症》1998年01期
- 公孙穴的临床运用
- 公孙穴为牌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一通于冲脉,具有取穴方便,临床运用广泛的特点,在临床运用中若辨证准确,手法适当,对一些疑难病常获奇效。现举例如下。1 顽固性使秘 刘某,男性...[详细]
- 《陕西中医》2000年05期
- 独取公孙穴治愈舌后根痛一例
- 崔某,女,5 4岁,武汉煤炭设计院干部。主诉:舌后根部疼痛四年余,持续性隐痛时有刺痛并发,夜间尤甚。平时因疼痛不愿多讲话。曾在他院接受针灸治疗,具体取穴不详,治疗2 0余次疼...[详细]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消化系...
- 目的观察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公孙、内关后,采用低频...[详细]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