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 激发创新思维——一道易错题带给我们的思考
《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3期 张丽娟 下载(42)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急中能生智——毫无准备状态...
- 一、训练办法 1.人们在某种条件某种场合下难免遇到一些未曾料到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回答不好或处理失当,轻则出现尴尬局面,重则蒙受经济损失,甚者更有失人格国格以及生...[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年06期
- 浅论创设学习的情感准备状态...
- 布卢姆 [Bloom]根据一系列研究数据得出这样的概括 :情感准备状态与学习成绩是相关的 ,就是说 ,情感准备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学习成绩。情感准备状态可说明相关学科认...[详细]
- 《中学教育》2002年04期
- 教研重在研究学生
-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学生成绩变化的原因取决于学生认知准备状态...[详细]
- 《地理教育》2002年04期
- “唠叨”的嘴管用?
- 师生的心理定势障碍师生双方长期相处中,都在对方头脑中形成了某种固定的形象,而在进行说理沟通中,双方常会不自觉地依据这种固定形象产生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定...[详细]
-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4年Z2期
- 打破思维定势解题
-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详细]
-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年11期
-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 思维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其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定势同样有诸...[详细]
- 《考试(教研版)》2007年11期
- 教师的工作准备状态与其心理...
- 作为学生人格的影响者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不仅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可以说,教师的心理健...[详细]
- 《教育评论》1996年04期
- 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消极影...
-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详细]
-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08期
- 正确应对思维定势 培养创新...
-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使人们以较熟悉的思维模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定势表现...[详细]
-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18期
- 教学设计新论
-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系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计和筹划,教学设计所研究的,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详细]
- 《吉林教育》2010年33期
- 对问题解决中思维定势的再认...
- 提起思维定势,人们在认识上往往带有某种片面性,认为它同发散思维对立,同培养能力对立,似乎它已成了一个贬义词.不少人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视其积极的一面.因此,重新认识...[详细]
- 《中学数学月刊》199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