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旧时晋冀民间的婚帖
- 古代婚礼,从媒人介绍开始到男女双方最终举行结婚仪式的过程中,依次遵循六礼: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来,婚礼逐渐简化,清朝年间民间结婚遵循四礼,即问名、...[详细]
- 《沧桑》2003年01期
- 诗骚婚俗文化比较(下)
- 二、嫁娶的婚俗比较 中国传统的嫁娶礼仪一般要有六个程序,即所谓“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见《礼记·婚义》)。这种礼仪不仅是贵族男女嫁娶的繁...[详细]
- 《吴中学刊》1996年04期
- 传世经典与婚嫁仪俗——《醒...
- 小说《醒世姻缘传》对传统的婚嫁民俗有详细生动的描写,据此研究明清山东部分地区的婚仪礼俗,得知此时婚仪的特征是:删减了周礼的六礼,明朝平民的婚姻仪礼有纳采、纳币、亲迎...[详细]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甲骨文所见殷商社会婚媾礼俗...
- 本文对传世文献和考古发掘甲骨文资料所载的殷商婚礼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殷商时期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社会,男女婚嫁亦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礼之...[详细]
-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04期
- 先秦传统婚姻礼俗研究
- 我国夏代开始就形成了婚姻礼俗形式,《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夏商因袭, 周因于商,婚姻礼俗,大致固定。《通典》云: “人皇...[详细]
- 《文博》2005年06期
- 客家婚俗撷英
- 客家属汉族的一支,古代自中原南迁,现主要分布于我国粤东、闽西、赣南、台湾等地。客家人勤劳进取、尊师重教,其传统婚礼一方面严守始于周代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详细]
- 《百科知识》2011年14期
- 清末民初山西婚俗变迁
- 清末民初山西婚俗变化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动向。其一是婚姻程序由繁趋简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二是文明婚礼开始出现。笔者试对其进行论述,旨在引玉。[详细]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
- 漫说“茶定”
-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是王熙凤一次在给黛玉送过暹罗茶后,诙谐地与黛玉开的玩笑,说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古代许多地区都流行"三茶六礼"婚...[详细]
-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10期
- 凫鹜考略
- 通过对先秦两汉魏晋时代的禽鸟名称——凫(野鸭)、鹜(家鸭)的词义考索,讨论了周人基于哲学思考的动物分类概念——家、野,以及凫、鹜作为古代的"禽挚"在庙堂前举行的神圣婚仪...[详细]
- 《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03期
- 雁与古代婚俗
- 男女婚配是人生中的大事,和现代人一样,古人对此也非常重视。《仪礼·士婚礼》记载从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言、纳徵、请期、亲迎。在这六礼中,除...[详细]
- 《华夏文化》2008年02期
- 泉州婚俗与舞蹈创编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中国人历来把结婚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从择偶到正式结婚,始终遵循周人制定的礼仪制度“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详细]
- 《艺苑》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