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精魂——《雪》解读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8期 王春起 下载(5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北京政变的进步作用有何体现...
-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2月20日夜,冯军鹿钟麟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07期
- 试析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原...
- 1924年10月,冯玉祥率部发动震惊全国的北京政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作为直系一员的冯玉祥发动推翻直系统治、夺取北京政权的北京政变呢?本文拟对这一问...[详细]
- 《历史学习》2005年03期
- 北京政变的进步作用何在
-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详细]
- 《历史学习》2003年11期
-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原因之探...
- 一、爱国民主思想的发展是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一个内在因素冯玉祥爱国思想的形成,是基于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冯玉祥出身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长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详细]
-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年18期
- 北京政变的消极作用有哪些
- 具有爱国思想的冯玉祥,由于仰慕孙中山.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加上和吴佩孚矛盾的加深,遂于1924年乘第二次直奉战争之...[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2003年09期
- 试评冯玉祥的北京政变
- 新编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历史》第四册中增加了《冯玉祥发动政变和孙中山北上》,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国民军南下的内容。这对师[详细]
- 《安徽教育》1983年06期
- 《总理遗嘱》的由来
-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正酣之际,冯玉祥在北京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北京政变”。冯玉祥等人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为求得全国统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抱病由广东绕...[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年06期
- 读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
- 设计11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停止科举、兴办学校,清政府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长达1300多年...[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11期
- 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课堂讨...
- 随着新课程的临近,要求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呼声空前强烈: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凡是历史公开课,非得设计几个课堂讨论问题不可,否则就不能体现新理念...[详细]
- 《历史教学》2006年09期
- 孙中山北上为什么绕道日本
-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于同年11月经上海绕道日本,扶病北上。为什么绕道日本呢?教材没有作深入说明,给学生留...[详细]
- 《历史学习》2003年10期
- 高中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
-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新版本”),今秋终于面世了。与2002年秋使用的试验修订本《中国...[详细]
- 《历史学习》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