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启示与建议
《中华环境》2017年Z1期 章少民;张士霞;张辉;杨雪杰;姚玲玲; 下载(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
-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受环境污染困扰的情况更为严重,且比政府部门更早接触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公众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志愿者、执...[详细]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年...
- 公众参与权利的二元性区分—...
- 公众参与的"公众"包括"有利害关系的公众"和"无利害关系的公众"两种不同的主体,这两种类型的主体的参与权利的具体规则是有所不同的。"有利害关系的公众"在环境行政程序中享...[详细]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
- 城市大型公共生态项目公众参...
- 环保公众参与在中国有很好的立法,但落实到各个环节却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着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建立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双向对话机制的目的,开展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北...[详细]
-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11期
- 探究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影响...
- 当前,公众参与的主体是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只是发挥辅助作用。因此,在我国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众参与各种活动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详细]
- 《低碳世界》2016年34期
- 环境公众参与需兼顾有序性与...
- 在环境治理领域,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因其不仅可以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性、正当性与民主性,也有助于协调利益冲突和监督行政权。公众参与不足是我国环境治理效...[详细]
- 《世界环境》2017年03期
- 关于上海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 近年来,上海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宣教与公众参与工作、贯彻政务公开有关要求,推进了上海市环保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完善了上海市政务公开基础工作。如何通过环境...[详细]
- 《世界环境》2017年03期
- 保障环评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
- 保障环评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环保部正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进行修订,形成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详细]
- 《中华环境》2016年12期
- 公众参与:在互动中成长
- 在调研清河时,我们把项目主体从河流转向参与者,希望凝聚团体动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有幸参与到自然之友"公众参与清河调研"项目中,与团队伙伴及清河周边...[详细]
- 《中华环境》2016年12期
- 为公众参与环保点赞
- 针对西坑尾周边居民反映比较大的臭气扰民问题,珠海市政和林业局近日对外发布了治理工作方案,2017年6月底前将完成整体改造。值得注意的是,整改是否合格,不仅要比对环保相关...[详细]
- 《江淮法治》2017年03期
- 公众筹款是最深刻的公众参与
- 捐赠本身就代表对议题和项目的认可,这是公民教育的最佳场景。对于环保公益组织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筹款总额的数字,而是有多少公众理解并支持你的观点,响应组织的呼吁。筹款...[详细]
- 《中华环境》2017年04期
- 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模式的...
-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成为提升环保效率的重要方向,虽然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已经推行10年之久,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的局限,导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细...[详细]
- 《绿叶》201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