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 一方年节——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中华民居》2012年01期 本刊编辑部; 下载(13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鸡俗”杂话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鸡是阳性的象征。人们认为太阳的升落与鸡有关,雄鸡一鸣,太阳驱散阴霾。于是,在中国这样多民族大家庭中,也必定会生发出许多与"鸡"相关的民俗和故事来,"踢...[详细]
- 《中华民居(上旬版)》2017年01期
- 鼓舞与鞭策——-有关专家寄...
- 一个民族的艺术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正是由于它是来自本民族的,有了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自己...[详细]
- 《中国民族》1987年03期
- 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更优雅一...
- 批判继承科学利用○刘良业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并成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显著的标识之一。中华民族也不例外。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不...[详细]
-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6年02期
- 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十亿神州...
- 《瞭望》杂志开辟“民族大家庭”专栏,向广大读者介绍各兄弟民族。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很高兴,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值得称赞和祝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由汉族和五十五...[详细]
- 《瞭望周刊》1984年01期
-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提出与...
- 上世纪90年代初,本文作者田玉成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原生态"的理论。而《民族大家庭》则是"原生态"理论得以广为传播的、最初的重要平台之一。[详细]
- 《民族大家庭》2008年05期
- 侃北京的侃文化
- 侃文化起源于古代朝议,《论语·乡党》曰:"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后侃文化传播至民间,则丑化为神侃,有不着边际、夸大其词之意。北京为首都,自元代始,就成为全国的政治、...[详细]
- 《北京纪事》1997年01期
- 风情各异的民族年俗
- 春节为我国传统的农历新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所以,除守岁、拜年等传统习俗之外,各民族还有许多风情各异的年俗。白族白族人民为了过好春节...[详细]
- 《乡镇企业科技》2004年01期
- 苗族风俗习惯浅议
-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解放以后,虽然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里,有着共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但苗族仍然保持...[详细]
- 《学术论坛》1984年01期
- 新疆俄罗斯族文学
- 俄罗斯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远在清代,一些俄罗斯人就由西伯利亚、远东边区、中亚一带迁居到我国东北,以及新疆天山北路各地。二十世纪初,大批俄罗斯人不断东迁,在...[详细]
- 《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 “请留住我们的根”——全国...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详细]
- 《中国政协》2018年10期
- 九州灯火分外明——中国灯俗...
- 时代变迁,岁月打磨,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多民族大家庭里关于灯的习俗多种多样。江西吉安的鲤鱼灯舞,鲁中、鲁西南地区的面灯祈福,江苏的放河灯,广东连平地区的"上灯"、...[详细]
- 《文化月刊(下旬刊)》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