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的世界探险记——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中华家教》2019年08期 夕夕 下载(7)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正面管教工具十九:手把手训...
- 我们常常期望自己说教一番以后,孩子就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事实上,孩子从说教中接收到的信息往往非常少。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主动示范,手把手地训练孩子,给孩子解释...[详细]
-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5年04期
- 儿童的气质
- 美国学者A·托马斯将儿童酌气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易教养型,第二种类型为难教养型,第三种类型为发动缓慢型。托马斯认为,小儿对新的人、[详细]
- 《现代家教》1995年05期
- 快乐从哪里来
- "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脑海里映出的是儿子快乐的笑脸。两年多来,他早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孩子的快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详细]
- 《山西教育(幼教)》2014年10期
- 德国社区教育一瞥
- 我曾在德国留学,德国发达而完备的社区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小学只在上午上课,午后1:00或2:00小学生就离校了。他们的假期很长,节假日又多。在安排学龄儿童的校...[详细]
- 《中国教师》2004年04期
- 提供一个视角,开启一扇思维...
- 通常遇见一本好书,我会想推荐给某个人看,或者推荐给某个人群看。但遇见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时,我却想推荐给所有人看。它不是提供给你一个方面的知识,不是涉及...[详细]
- 《福建教育》2014年19期
- 暖水瓶里的舒肤佳香皂
- 我们吃饭的时候,我拿暖水瓶倒水,却发现这水有点白,还有些白色小碎屑样的东西……小孩子搞恶作剧,未必是坏事。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博士认为,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比循...[详细]
- 《山东教育》2008年Z3期
- 恶作剧不一定是坏行为
-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博士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卡尔博士认为,恶作剧的特点是儿童以此来超越界限。要使儿童变得[详细]
- 《家庭教育》1998年03期
- 帮助孩子交朋友
- 一个不合群、没有朋友的孩子,往往显得孤僻沉默、举止拘谨、腼腆。因而常常会遭到别人的冷遇,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会受到影响。为了防止这种情形的产生,我们做父母的...[详细]
- 《家庭教育》1995年04期
- 恶作剧不一定是坏行为
- 德国汉堡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博士说:“想出恶作剧的儿童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卡尔博士认为,恶作剧的特点是儿童以此来超越界限。要使儿童变得独立,恰恰需要这种越[详细]
- 《幼儿教育》1997年09期
- 阅读的自觉
- 或许是厌倦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过于频繁的理论更迭,这些年的西方文学批评界多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书市上风行一时的作品,大多收敛起孤冷高傲的学院姿态,不约而同地回到原点、...[详细]
- 《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08期
- 面孔
- 近日,"2014年非洲英语国家杂技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举行,来自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26名学员获颁毕业证书。培训期间,这些学生系统学习了《单车技巧》等20个...[详细]
- 《华人时刊(校长)》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