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解析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19期 何帅兵;张百霞;王慧慧;王耘;乔延江; 下载(965)被引(35)


相关文章推荐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作用机...
- 基础理论的研究,从临床经验总结方式转向以动物实验为主的实验研究方式,中医学步入了实验医学的时代,中药传统的四气五味归经和以化学成分解释药效的理论、机理的探讨紧密结...[详细]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S1期
- 分子生物学与中药现代化
- 目的:探讨分子生物学与中药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展望其对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方法:简述国内在中药研究领域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现状及进展。结果:分子生...[详细]
- 《中国药房》2001年04期
-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
- 蛋白质组学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它是以整体和全局为出发点的生物前沿学科,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特征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中医药工作者借鉴这一新技术在中医证本质、中药...[详细]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细胞凋亡和...
- 提出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个多阶段、多基因累积的结果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异常和基因的改变。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对阐述中药作用机理、开发...[详细]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临床研...
- 概述了近几年来常用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单味中药、复方制剂等5个方面对进行了综述。中药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脏腑的功能,可提...[详细]
- 《中医药信息》2007年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 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证 ,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以老年人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支亦...[详细]
- 《中医药学刊》2003年08期
- 中医药与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 由于组化方法及电镜技术的应用,一些细胞膜及细胞内的受体先后被证实。尤其是近10多年来,成功地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活性配体作为探针,使受体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详细]
- 《中医杂志》1996年09期
- 疮疡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 近来在疮疡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免疫抑制复合伤口、加速胶原蛋白的合成、抗炎的作用。针灸对疮疡...[详细]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22期
- 中医药对不孕症相关受体影响...
- 受体学说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为生命研究各学科所接受。尤其是10多年来,从受体水平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或以之阐明部分中医基础理论业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中...[详细]
- 《中医杂志》2003年07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血管内...
- 中医采用不同制剂如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等辨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但仍需根据患者各自病情辨证施治,选择恰当的药物,深入研究中药作用机理,加强基础研究...[详细]
- 《吉林中医药》2013年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实验研究...
- 对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包括 :动物模型的建立 (动物的选择及造模方法 ) ,各种实验指标的观察 ,中医药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影响 (中药灌胃...[详细]
- 《中医药学刊》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