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时珍对奇经八脉研究的贡献
《中国针灸》1996年06期 李万瑶 下载(380)被引(5)
关键词: 李时珍;奇经八脉/历史


相关文章推荐
- 奇经八脉理论的源流初探
- 奇经八脉理论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有所述及,但多散在而不详细,有关奇经八脉理论的文献,需要深入地发掘和整理,以总...[详细]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奇经八脉命名浅释
- 奇经八脉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除督任二脉外,无固定穴位,更因其功能奇独,故称之为“奇经”。古人在对八脉的命名中,赋予其特定的、丰富的寓意...[详细]
- 《国医论坛》1999年05期
- 对奇经八脉理论的再认识
-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十二正经、经别、络脉有广泛的联系,对全身气血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难经》将奇经比作“深湖”,把十二正经比喻为“沟渠”,对人体...[详细]
- 《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2期
- 奇经八脉命名考新得
- 奇经八脉命名考新得奇经八脉是经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奇经八脉名称含义的解释现多是从经脉的功能角度阐述,如现行高等院校教材《经络学》、《针灸学)}都是如此。然而...[详细]
- 《中国针灸》1996年12期
- 奇经八脉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条经脉的总称。因其不与脏腑直接相通,不受十二正经循行次序的约制,也无表里相配关系,而是“别道奇行”的经脉...[详细]
- 《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04期
- 奇经八脉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 奇经八脉是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最早散载于《黄帝内经》各篇,到了《难经》才有专篇阐述,并将八脉总称为“奇经八脉”。以后晋代皇甫谧、王叔和,元代滑伯仁,明...[详细]
- 《上海针灸杂志》1999年02期
- 奇经八脉证治举隅
- 奇经八脉证治举隅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李希君主题词奇经八脉/药物作用针灸科门诊病人,慢性病常见。叶天士曰:“治病先分气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详细]
-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年06期
- 奇经八脉命名初探
- “奇经八脉”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难经》。它是指十二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因这八条经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别道...[详细]
- 《中医研究》1997年01期
- 奇经八脉的命名特点及临床应...
- 人体的经脉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个部分,历代医家对十二正经从经脉循行、穴位、主治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几个方面都有详细的叙述;相反,对于经脉另一个重要部分-奇经八脉...[详细]
-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年24期
- 浅谈奇经八脉几个问题
- 奇经八脉,这个名词为中医界所熟知.在教学中,为了说明奇经不同于十二经脉,首先应弄通“奇”字的涵义.奇者,异也,与众不同也.总之奇是特殊的、奇异的,不同于一般的。《灵枢·...[详细]
- 《湖北中医杂志》1985年03期
- 奇经八脉理论源流及应用
- 通过介绍历代医家著作对"奇经八脉"的论述,及奇经八脉在临床针灸科、内科、妇科及道家修炼上的应用情况,认为目前关于奇经八脉的理论争议较多,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总结前贤成...[详细]
- 《中医药导报》2017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