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术语的相关思考
《中国针灸》2017年11期 李辰;黄涛; 下载(208)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针刺补泻浅析
- 针刺补泻的临床治疗作用存有争议,笔者试从补泻原则、注意事项、补泻调气、医家补泻理论浅析针刺补泻,梳理临床针刺补泻运用思路。[详细]
-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年23期
- 刍议针刺补泻之要点
- 从理论及临床实际角度探讨针刺补泻要点。针刺补泻客观存在,但不仅流于术式操作。要做到针刺补泻,针前思辨尤为重要,临床需把握患者体质,辨别病证虚实,掌握腧穴穴性并正确配...[详细]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03期
- 《内经》与《难经》针刺补泻...
- 补泻刺法是传统针刺手法中的精华,早期中医经典《内经》《难经》对此记载颇丰。本文从补泻刺法的原则及内涵和操作时的刺激部位、手法、时机3个关键因素等方面对两部经典有关...[详细]
- 《针刺研究》2017年01期
- 针刺补泻作用小议
- 本文中,作者介绍了针刺的补泻作用。澄清长期以来对针刺补泻的错误理解,提示我们正确掌握针刺的适应范围,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针、灸、药。[详细]
- 《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02期
- 《内经》针刺补泻量的要求
- 《内经》尤重视补泻,但现在学者研究补泻手法的颇多,关于补泻量的论述较少。在选对补泻手法的前提下,补泻量的大小对临床疗效影响非常大。针刺补泻量的大小究竟以什么为准,有...[详细]
- 《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13期
- 针刺补泻刍议
- 疾患医治之良好效验,来自于正确诊断,正确诊断来自于医家缜密详实之望闻问切,并加之以恰当的逻辑推理。在此基础上,循规蹈矩的理法方药之运用,即成至要关键。古老之针灸学尤...[详细]
- 《中医杂志》2010年S2期
- 浅议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
-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其补泻手法来实现的,因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然针刺补泻的作用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1针刺补泻的作用根据疾病的虚实状态,确定的以补虚泻实...[详细]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09期
- 针刺补泻治疗面肌痉挛52例
- 目的:观察针刺补泻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52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刺补虚泻实疗法治疗,并与常规针刺治疗43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针刺补泻治疗组在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详细]
- 《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11期
- 《难经》针刺补泻试析
- 《难经》针刺补泻的理论是建立在阴阳、四时、五行、经络、腧穴和营卫气血等基础上的,针刺补泻的目的是治未病。具体针刺补泻方法有:根据时间确定补泻、根据五行生克确定补泻...[详细]
- 《吉林中医药》2009年12期
- 针刺补泻刍议
- 历代医家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学派。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如何实现,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衡量标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详细]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针刺补泻浅析
- 《内经》云 :“百病之生 ,皆有虚实 ,而补泻行焉”,补与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 ,是针对疾病的虚实而采取的相应对策。尤其在针灸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种补泻方法的运...[详细]
- 《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