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疗法(12)——刃针疗法治疗内脏性牵涉痛和皮科疾患
《中国针灸》2006年01期 田纪钧 下载(180)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犬脊神经节中躯体—内脏传入...
- 多年来,临床实践中的牵涉痛现象,以及针刺体表穴位对某些脏器的活动或疼痛能产生影响或抑制等,在神经学中未能得到确切的形态学解释。近几年来,由于形态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揭...[详细]
- 《宁夏医学杂志》1990年02期
- 牵涉痛腰背痛的实验研究
- 1.绪言疼痛是告知身体内外异常的警钟,关于其本质,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日常医者对原因不明的疼痛的治疗,均感非常困难。作者对神经痛及其它疼痛旋行针治时,注意到有能简易消失...[详细]
- 《辽宁中医杂志》1960年10期
- 心经经脉、心因性牵涉痛与心...
- 采用神经示踪剂荧光素三标记法研究了上肢内侧面(心经经脉循行线)、外侧面(肺经经脉循行线)与心脏的神经联系.结果表明,脊神经节的小量细胞的外周轴突有双分支现象,其一...[详细]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2年01期
- 女性围绝经期健康大讲堂(之...
- (接11月上)颈肩痛及牵涉痛不是手术适应证,部分原因是由于目前对颈痛的病因学、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缺乏认识。虽然椎间盘退变可引起明显症状,但椎间盘退变导致的疼痛常不足以采...[详细]
-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年23期
- 心绞痛牵涉痛与穴位敏化的关...
-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牵涉痛分布区域与穴位的关系,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局部敏化出现的规律。方法:临床研究部分,观察1 04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压痛敏感部位...[详细]
- 《针刺研究》2018年05期
- 耳针对内脏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 内脏痛顾名思义是指一类发生在内脏器官的疼痛,是外周损伤后逆行导致中枢神经有所改变,使传入信号强度比实际强度大(敏化作用)。与躯体疼痛的表浅、定位准确相比,内脏痛往往...[详细]
- 《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04期
- 诊治腰源性腹痛1例
-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引起体表一定区域的疼痛(牵涉痛)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而体表组织病变使某些内脏器官产生疼痛(如腰背部痛性结节引起的腹痛)却鲜为人知,往往长期误诊,...[详细]
- 《上海针灸杂志》1993年02期
-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研究探讨...
- 在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上,将各个肌肉的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区域进行整合,对比传统经络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观察二者位置和走行的相似性;并通过目前肌筋膜触发点和筋膜学的研...[详细]
- 《中国针灸》2021年06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老年腰腿痛...
- 老年腰腿疼痛多表现为腰部局部疼痛及牵涉痛和放射痛。局部疼痛多由于病变本身或继发肌肉痉挛所致,其部位较局限,多有固定的明显压痛点。牵涉痛及腰骶或腹膜盆腔脏器疾病时,...[详细]
- 《光明中医》2013年08期
- 阿是穴与肌筋膜触发点比较性...
- 阿是穴是中医传统特殊穴位,临床上将其应用于治疗各种痛症。肌筋膜触发点相关理论是目前诊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重要依据,因针对肌筋膜触发点(MTrPs)治疗简单、高效,故在临床...[详细]
- 《陕西中医》2021年09期
- 肠道疾病相关的牵涉痛规律与...
- 目的:观察肠道疾病牵涉痛分布规律与穴位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在全国8家医院门诊及病房招募克罗恩病(143例)、溃疡性结肠炎(108例)、慢性阑尾炎(87例)及其他肠道相...[详细]
- 《中国针灸》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