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年期 苑波;张野;张珊珊;代辰旭;
下载(170)被引(0)
近年来,网络空间逐渐被暴力信息沦陷,网络欺凌开始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很多地区都发生了青少年"欺凌性自杀"的悲剧。据统计,国内13~18岁青少年中网络欺凌行为较高,其中16~18岁的青少年该行为最为严重,并且网络欺凌行为会给超过94%的受欺凌者带来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心理影响。网络欺凌是指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欺凌行为,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网络、聊天室、短信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骚扰、对人身攻击谩骂、侵犯他人的隐私,给被欺凌者带来较之身体更深层次的伤害。网络欺凌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易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并且将进一步导致青少年的抑郁、自尊下降、无助感、社交焦虑和自我存在感降低。探讨中学生孤独感对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受害的影响,可以为中学生预防网络欺凌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网络欺凌/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基本移情量表(BES)和UCLA孤独量...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