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故事条件下真实记忆与虚假记忆的差异
《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年期 欧阳明昆;韦义平 下载(18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金钱激励和情感激励延迟加工...
- 目的:探讨金钱激励延迟(monetary incentive delay,MID)和情感激励延迟(affective incentive delay,AID)任务潜在神经加工过程的异同。方法:对29名健康大学生分别进行MID和A...[详细]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 目标推理的加工方式及其神经...
- 目标推理是知觉者根据个体的行为推理其目标的过程,是理解人们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的研究证明目标推理发生在信息编码阶段,且具有无意识性和无意图性,其加工过程可以通...[详细]
- 《应用心理学》2019年02期
- 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建构
- 从内隐社会认知的加工阶段、加工对象,以及信息加工过程三个维度出发,建构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体系。[详细]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
- 神经美学视角的审美愉悦加工...
- 审美对象特有的刺激属性会唤起观赏者特定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个体在欣赏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作品时会产生审美愉悦体验。审美愉悦-兴趣模型(PIA)认为,审美愉悦体验包含审...[详细]
- 《心理科学进展》2021年10期
- 信息加工阶段独立资源的新证...
- 本研究对与加工阶段有关的独立资源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双任务测定方法 ,分别设计了模拟追踪、记忆搜寻和模拟监控等三种主作业 ,以及简单反应时、复杂反应时和手指节奏...[详细]
- 《应用心理学》1999年02期
- 信息加工阶段发展变化的机制
- 选择9~19岁被试120人,对简单反应、选择反应、图形匹配和句图匹配4项任务进行操作,结果表明,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词“正方形”的转换、选择和反应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详细]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
- 阈下安全启动改善非安全依恋...
- 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阈下安全启动在非安全依恋女性对婴儿面孔注意加工上的改善效应。行为指标上,悲伤程度评分和反应时结果均表明了安全启动的...[详细]
-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年01期
- 汉字早期字形加工阶段的习得...
- 两个实验考察汉字早期字形加工阶段的词汇习得的年龄效应。实验1采用模糊字辨认的方法,实验2采用视觉持续时间阈限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汉字早期字形加工阶段存在词汇习得的...[详细]
- 《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 自我损耗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
- 采用Stroop任务和前瞻记忆双任务实验范式,比较不同自我损耗条件对被试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的影响,及其对TBPM的加工阶段和成分的作用。然后通过添加外部时钟监控条件,探...[详细]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年04期
- 类别使用目的对类别典型性效...
- 采用ERPs技术,对不同类别使用目的的典型性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分类方式控制类别使用目的,分别采用包含法和排除法对材料进行类属判断。结果表明:(1)排除组反应时显著短于包含...[详细]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年01期
- 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
- 利用ERP技术,考察个体的主动性控制在语言转换线索加工阶段的作用。实验采用线索化的语言转换范式,要求汉–英双语者根据线索使用汉语或英语对图片进行命名,记录线索加工阶段...[详细]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