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下的旅游开发——以湖北“黄梅挑花”文化旅游为例
《中国商贸》2011年13期 曹刚;李海燕 下载(724)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黄梅挑花
- 今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诞生500周年。早些时候,黄梅挑花工艺公司组织精兵强将,在长0.7m宽0.5m的罗麻布上,用79种彩色丝线,挑绣3万多针,圆满完成...[详细]
- 《世纪行》2005年05期
- 黄梅挑花艺术特色分析
- 挑花亦称架子花、十字花,是湖北民间刺绣中最具群众性的艺术品。在母女、姊妹间传承,遍及湖北各地。其中,又以黄梅彩色挑花最为精美,别具风采。一、取材广泛,典雅古拙黄梅挑...[详细]
- 《装饰》2004年05期
- 从“缝穷补破”到现代双面绣...
- 黄梅挑花手工艺沿袭至今,既有传统技艺和民族文化的滋养,又有现代审美和设计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其演变的内因是多元而持续的。该文通过深入走访与田野调查,梳理了从最初...[详细]
- 《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13期
- 荆楚民间挑补绣艺术探究
- 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地区民间刺绣家族中的3朵奇葩。从刺绣工艺、纹样布局、色彩表达、文化意蕴等方面对3种民间艺术的共性特征进...[详细]
- 《丝绸》2011年10期
- 论湖北黄梅挑花艺术
- 黄梅挑花是湖北省黄梅县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是黄梅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艺术特色。它的图案内容、色彩装饰、比拟寓意等方面...[详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黄梅挑花的诗意表达
- 笔者以民间挑绣中较有代表性的黄梅挑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实物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其艺术特色,并试图从民俗、情感等方面探讨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珍贵价值,以期在现代设计...[详细]
- 《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 世博带传统纺织技艺走出“深...
- 5月1日,全球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湖北省黄冈市黄梅挑花、红安的绣活(鞋垫)和大布传统纺织技艺、武穴的章水泉竹艺4项"挑花绣活纺织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亮相世博会...[详细]
- 《中国纤检》2010年12期
- “绣”出风采
- 十字绣起源于中国。传统婚嫁时女方会给男方送上自己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垫,这种鞋垫的工艺就是十字绣,只是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传统习俗慢慢都快失传了。后来这种工艺传到欧洲...[详细]
- 《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