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01期 王思斌 下载(752)被引(16)


相关文章推荐
- 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 不平衡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包括结构性不平衡和区域性不平衡。不平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和经常发生的。社...[详细]
- 《前沿》2002年06期
- 创新与社会发展
-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探讨创新的内涵,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创新对推动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详细]
-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
- 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经济...
- 追求社会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而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可持续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详细]
- 《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 中国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由15大类,1000多个指标构成,适应于多层次、多角度、多目的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02期
- 需要与社会发展关系探微
- 需要与社会发展存着互动的关系, 即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种互动既可以从人的发展的三阶段中透析出来, 又可以从人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中反观出来。在我国面临知识经...[详细]
-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
- 以人为本求发展——从“发展...
- “发展”的观念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 ,到关注社会综合指标的社会发展 ,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日益突出了发展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属性 ,前者表明...[详细]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社会发展中的政府和经济关系
- 本文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和经济的关系 ,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立场和定位 ,对经济生活中的政府行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详细]
- 《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 科学发展观视阈内的新生产力...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新的施政纲领,实现了执政理念的创新和发展。这其中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内蕴的生产力思想,有效拓展和...[详细]
- 《生产力研究》2008年11期
- 论科学发展模式价值标准体系...
- 基于社会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众多子系统的事实,评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发展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应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等综合多元的...[详细]
- 《理论月刊》2006年09期
- 社会发展的空间基础——马克...
- 马克思指出城乡分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从现代经济学角度,集约型经营方式是发展的基础,而集约型经营方式要想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则需要自由竞争的社会空间支持。由于...[详细]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年03期
- 浅谈知识与经济的关系
- 在分析知识概念的基础上 ,阐述了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知识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加速知识的积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知识与经济已融为一体 ,人类社会将进入知识经...[详细]
-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