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天而歌唱——英国诗人雪莱
《中国培训》1994年08期 白雪 下载(13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雪莱评传(下)
- 六在“意大利时期”,作为诗人和政论家的雪莱确定了他的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特点。资产阶级文艺学则尽力把这问题弄得混淆不清。从最初的、与诗人同时的、对其作品的评论开始...[详细]
- 《文史哲》1956年08期
- 雪莱评传(上)
- 几乎和拜伦同时,在文学中出现了另一个卓越的英国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伟大的英国诗人雪莱。他的政治和美学观点和拜伦很相近,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不调和的批判也完全和拜伦一...[详细]
- 《文史哲》1956年06期
- 江枫—一往情深译雪莱
- 江枫——一往情深译雪莱杨黎雪莱——云雀——众心之心,这位十九世纪杰出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对我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诗,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他是在暗夜中呼唤黎明的云...[详细]
- 《中国翻译》1997年04期
- 诗人雪莱之科学观研究
-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其理性的一面,讲求科学的一面,这极大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促使人们加强对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层次的关注,而非囿于在文艺作品中对人类和自...[详细]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 雪莱夫人和她的《弗兰肯斯坦...
- 1816年的一天黄昏,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一幢住宅里,四个人围坐在炉边轮流朗读神怪故事消闲解闷。四个人当中有两位大诗人,一个是拜仑勋爵,另一个是雪莱,第三个是名叫波利多里...[详细]
- 《文化译丛》1984年02期
- 雪莱和拜伦复杂的爱情生活
- 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和拜伦以及他们的朋友、妻子和情人所撰写的手稿和信件已被珍藏,这些珍贵资料集中展现了他们那波澜起伏、纵横交错的私人生活。花费了21年编辑这些资料的...[详细]
- 《文化译丛》1989年02期
- 江枫:当代文化风雨中的智者
- 在中国,人们可能并不全都清楚雪莱,但大多知道这样一句话——"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便是江枫所译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上世纪80年代初,自从《雪莱诗选》出版,当...[详细]
- 《汉字文化》2009年06期
-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轶事
- 1816年6月19日,玛丽·雪莱写出了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用人体碎块拼出一个怪物并让他活过来的故事。205年过去了,人们以这位科学家和他的怪物为原型,创造了大量文艺作品...[详细]
- 《世界文化》2021年10期
- 情谊深笃还是一厢情愿——论...
- 关于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和雪莱的友谊,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文学史上,人们因为他们属于同一诗歌流派而想当然地把他们视为很好的朋友,并对他们两人的所谓伟大友谊不顾...[详细]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一则误报的讣告催生了诺贝尔...
-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和资本家,他因为发明了一系列的炸药而闻名,被称为"炸药大王"。他只接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但却成为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他虽...[详细]
- 《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08期
- 声音
- 爱默生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末,欧洲人很珍惜剪下来的头发,认为它们是保持生者和逝者之间联系的重要手段。小说家玛丽·雪莱把诗人拜伦的头发保存在镀金相框中。维多利亚时代的...[详细]
- 《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