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魂腔”渊源及形成考辨
《中国音乐》2010年03期 薛雷 下载(424)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泗州戏歌《拉魂腔》随想
- 泗州戏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泗州戏歌《拉魂腔》结合了泗州戏音乐元素与歌曲的创作手法,拓宽了传统泗州戏曲与歌曲创作的思路,在泗州戏音乐和现...[详细]
- 《戏剧之家》2015年11期
- 土之极致处 雅自其中来——...
- 《拉魂腔》出自于安徽著名作曲家晨见先生之手,这首作品依托于安徽皖北地区泗州戏剧种创作的。笔者选取这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作品的技法运用、艺术价值与美学角度对作...[详细]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拉魂腔源流说中的求同存异及...
- 早在二十年前的1986年11月举行的"首次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讨论会"上。对"拉魂腔"的源流就进行过热烈而友好地交流和探讨,大家达成过一些共识,但也存在着一些异议。此后...[详细]
- 《剧影月报》2007年06期
- 消失的“自由调”——拉魂腔...
- 拉魂腔也称"自由调",是流布于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地方戏曲样式。20世纪中叶以前,拉魂腔的表演中存在着诸多自由性艺术特征,以1953年拉魂腔定名柳琴戏为标志,随着整个戏曲界改...[详细]
- 《中国音乐学》2008年01期
- 区域文化视野中的拉魂腔研究...
- "拉魂腔"作为"淮海地区"文化圈代表性的艺术类型,其生存发展与区域文化密不可分。在对"拉魂腔"文化特质的考察与研究中,从"区域文化圈"进行取域,这不仅是"拉魂腔"文化特质研...[详细]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
- 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歌
- 太阳下了山,喜鹊进了窝。肩荷锄头归家园,三五树下坐。你’昌“拉魂腔”,我舞“莲花落”,歌声引得飞鸟来,舞姿更婆要。除夕年关到,十五看明月。城乡一片热闹景,生活更...[详细]
- 《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9年06期
- 浅谈泗州戏音乐的“歌化”
- 泗州戏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民间称之为“拉魂腔”。所谓“拉魂”就是能把人的魂灵拉走的意思,可见其魅力。泗州戏起源于民间。泗州戏的音乐是从民间小调发展起来的。拉魂腔的...[详细]
- 《安徽新戏》199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