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歌曲的衬字运用
《中国音乐》1992年01期 金明春 下载(277)被引(18)


相关文章推荐
- 试论南音之始“候人兮,猗”
- 本文讨论了南音之始“候人兮,猗”产生的地域、音乐特征及其对我国南方音乐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考证和辨析《吕氏春秋·音初》所记禹取涂山之女为妻之涂山在江州今重庆...[详细]
-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
- 我不在乎
- 楚乎,。清在路福说不山幸法的的的无真我我的我走有真,我我,好,,失也路求与笨大追得好的的我也你你问傻开有要我你你你说述乎,。表在墅足去不别满想的的的不真你你在我...[详细]
- 《歌曲》2012年06期
- 草原,我的牵挂
- (3门迪尸,3硕、。卜业卜-13门亘6 .41,,辱}巡巡}2·些}鲜:。卜一川毕粤!:鲜{睡乓}。i!牲{,一}童年时长大成无牵无离开了草挂,原,我我候人迅刻。。{弊刻卜{。。1翅。{掉...[详细]
- 《音乐生活》2010年04期
- 当前歌唱艺术的某些误区
- 2016年,某网站搞了个"年度影响力"作家排行榜评选,结果一名"鸡汤"写手的得票数,超过了成就斐然的作家莫言、余华、麦家、刘慈欣四人得票数的总和,引起不少网民热议。如果说如...[详细]
- 《音乐传播》2017年02期
- 论雏形民歌及其概念价值
- 本文从歌之初入手,阐明人性之歌和动物自然呼号的区别,以实例证明雏形民歌的自然存在,驳斥传统民歌概念错误,从传统民歌概念的现实误导,从雏形民歌的特点分析,论述了雏形民歌...[详细]
- 《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浅论中国第一首歌曲的诞生—...
- 在安徽省怀远县涂山风景区里有一块名为"候人石"的椭圆形巨石,上面刻着"候人兮猗"四个篆书大字,是诞生在涂山氏国的中国远古时期第一首歌谣。[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2期
- 论原始民歌的起源
- 民歌是镶嵌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外观上的一束光环,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与象征。本文对民歌的起源、众说纷纭的各种学说,以及她所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
- 《音乐创作》2011年02期
- 歌唱的艺术表现力
- 从涂山氏的“候人兮猗”开始,歌唱在中国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歌唱方法与歌唱技术日臻完善,渐渐形成了独立的歌唱艺术。歌唱艺术是一门艰深复杂的综合...[详细]
- 《民族音乐》2006年04期
- 客家方言与赣南民歌
-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据。《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曾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例:“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方。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详细]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中国民歌作品浅识
-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起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民歌,很多著名的歌曲形成,都与它的周围环境影响分不开。在数千年古代悠久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歌作为...[详细]
- 《剧影月报》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