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前沿理论模型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9期 廉勇 下载(726)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国...
-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差异,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属于正常现象,但其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学者也...[详细]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10期
- “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 不同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同质性企业假设,"新"新经济地理学以垄断竞争和企业异质性为切入点,分析企业成本差异、效率差异与集聚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尽管"新"...[详细]
- 《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 国际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实证...
-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国内已有学者陆续进行过系统介绍,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研究还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详细]
- 《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 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
-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详细]
- 《经济学动态》2004年07期
-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详细]
- 《经济学动态》2001年12期
-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
- 过去几年中,经济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经济地理学”热潮,主要涵盖经济学的两个方向:国际经济学(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前一个方向主要讨论产业的空间聚集问题,后一个方向主...[详细]
- 《经济学动态》2000年11期
- 试论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我国...
- 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详细]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年20期
-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地方政府...
- 我国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综述了近年来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集聚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个渠...[详细]
- 《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9期
-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
-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局限性...[详细]
- 《改革与战略》2010年12期
- 新经济地理学知识梳理
- 新经济地理学是克鲁格曼在借鉴经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世界贸易、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综合了前任的研究成果,对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知识梳理。[详细]
-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年02期
- 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脉络—...
-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新经济地理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文章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基础"冰山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入手,系统地梳...[详细]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