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道成仙看道教中女性之地位——从女子易修实证说起
《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1年期 李素萍; 下载(16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坚持我国道教中国化方向专题...
- 8月1日-5日,坚持我国道教中国化方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昌平基地举办。本次研讨班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详细]
- 《中国道教》2019年04期
- 当代海外的道教艺术展览
- 道教艺术展览是海外道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种主流化的研究方式。策划人往往是学识深厚的学者,所以这样的展览可以收集到水平很高的展品,同时也常常配有高水平的论文...[详细]
- 《艺苑》2019年06期
- 民国道士谭遁九与《道教季刊...
- 民国时期,重庆地区道教的发展表现为宫观数量较多,著名道士不孤,弘道之事斐然。作为其中较著者之一,道士谭遁九复建合川二仙观,并创办《道教季刊》,在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详细]
- 《宗教学研究》2019年04期
- “生命”与“生活”:理解道...
- 本文对"生命道教"与"生活道教"两种说法的来历进行了梳理,认为"生命"概念多与传统道教之"治身""度己""仙道""出世"等说法相关,而"生活"问题则属"治国""度人""人道""入世"诸论...[详细]
- 《宗教学研究》2019年04期
- “生命道教”哲学建构的三重...
- 以"生命道教"为话语主题建构现代道教知识体系,理应以"生命道教"研究的哲学自觉为思想前提。"生命道教"的哲学建构是人文道教与时代哲学碰撞、汇通的结果,思想史意义上"生命...[详细]
- 《宗教学研究》2019年04期
- 浅议生命道教生育观的底蕴
- 生命道教生道合一、乐生恶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优生优育思想和人口生态平衡的理论。生命道教主张人类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善待生命,要求人们不但要乐生恶死,长生久视,...[详细]
- 《宗教学研究》2019年04期
- 以道教服饰为特色助推区域旅...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在持续加快,因而精神建设方面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外出旅游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因此积极发...[详细]
- 《山东纺织经济》2019年12期
- 论“记纪神话”中的道教元素...
- "记纪神话"是借用了一些道教词语及论述方式,并参照道教对老子的神化而发展出带有神喻启示特点的宇宙神创说,以此来讲述奠定了日本民族、国家与宗教之源的神道故事。作为体现...[详细]
- 《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06期
- 互联网时代,道教如何做好信...
- 当今时代,互联网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为社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道教在其现代化转型中,不能忽视这种变化。利用好这些先进技术,将有助于信...[详细]
- 《中国道教》2019年06期
- 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道教中国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的现代化转型及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详细]
- 《中国道教》2019年06期
- 明以来正统道教世俗化与民间...
- 本文在厘清正统道教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明以来闽西等地正统道教世俗化过程,探讨明以来正统道教世俗化和民间仪式传统建构的关系。明以来正统道教的世俗化,道士成为民间仪...[详细]
- 《福建史志》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