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胡同、史潮、怅惘
《中关村》2017年06期 冯新生 下载(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故乡的胡同
-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详细]
- 《乡村振兴》2021年02期
- 在胡同深处漫步——读《胡同...
- 作为一个外省人,我自10岁来到北京,在北京东西城的胡同里学习生活了8年,直到上大学,进入社会后,便不再和胡同发生直接的生活接触了。近日,喜闻我一直敬佩的长辈刘选国先生出...[详细]
- 《农家书屋》2019年08期
- 从煤渣胡同说到“海署”、醇...
- 如果上网搜索,北京东城的煤渣胡同会有很详细的介绍,这条仅300余米长的胡同从清代始先后有神机营衙署、冯国璋宅邸、平汉铁路俱乐部及两个教会机构,有不少可助谈资的轶事。但...[详细]
- 《群言》2017年10期
- 马家胡同的忧伤
- 胡同很静,很长,且很破败,斑驳陆离的墙皮如同一双双干涸的眼睛,空洞无一物。偶尔有风来,便吹起一阵飞扬的尘土,弥漫了这条似时空隧道般的巷道,那些滚滚而来的一切红尘往事慢...[详细]
- 《创作与评论》2015年03期
- 胡同里的快乐童年
- 记得当年,村里大多住的还是那种砖泥结构的低矮的平房。不大的村子,一条不过五米宽东西走向的大街,把村子分为南北两半。大街两旁是一条条细长的胡同,延伸到村子的南北两头,...[详细]
- 《山东教育》2015年09期
- 门楼胡同有高邻
- 老北京的大街小巷,除极少数斜街外,都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如果拿写大字作比的话,东西的胡同是"横",南北的胡同是"竖"——横平竖直。地处宣南的门楼胡同,就是正南正北的...[详细]
- 《投资北京》2014年10期
- 泛黄的胡同记忆
- "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北京文化与胡同密不可分。人常说,先有了北平,才有了老舍的小说。老舍笔下的北平是"有院子与树,不拥挤也不僻静的",从车夫到鸿儒,从小贩到...[详细]
- 《科学之友(上半月)》2014年11期
- 胡同与财富
- 1955年,我出生在北京前门外的一条小胡同里。那条胡同叫好景胡同。可惜好景不长,我还在,胡同却要拆了。在这儿,我经历了小学、中学,经历了"文革"、高考,结婚、生子,等等。回...[详细]
- 《东方艺术》2009年14期
- 胡同里的生活
- 胡同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寄托了人们的怀念与相思。窄小的胡同记载并时刻上演着无数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胡同生活正逐渐...[详细]
- 《宁波通讯》2008年08期
- 谈谈胡同
- 于光远,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中科院院士,1937年入党,1939年任延安中山图书馆馆长。建国后,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于老对本刊一向关爱,特...[详细]
- 《文史天地》2007年08期
- 浅谈《胡同文化》的语言品味
- 品味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联系写作的背景,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份、经历、思想等,针对如何品味《胡同文化》的语言,笔者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详细]
-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