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17期 丁生军; 下载(1848)被引(128)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学生价值观念的实证研究与...
-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精神生活的支柱,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道德价值观处在价值观体系的中心地位,支配着其他的价值观念。研究发现,中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表现在道德品质、为人处...[详细]
- 《中小学德育》2018年07期
- 地理:有视野,也要有情怀
- 2016年北京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北京卷考试说明》为依据,积极贯彻北京市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精神,基于北京市地理教学实际,难度适中,稳中求新。试题...[详细]
-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08期
- 应当从人类文明大视野来审视...
- 时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在尊重传统、注重地方文化多样性、突出特色方面的做法可谓千姿百态,的确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拥有的智慧与经验。探索,无疑是必要的,也是极...[详细]
- 《中小学德育》2013年10期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复习“三...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水平质量标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详细]
- 《教学考试》2019年42期
- 从“无痕”与“人”的角度进...
- 价值观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时代观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黄牧航教授认为:"历史学本质上是一门思想的学问,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为的就是帮助学生...[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13期
- 浅谈高考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
- 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要素,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地和谐的基本价...[详细]
- 《教学考试》2018年18期
- 简析择校
-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由于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上存在着差距 ,关注子女教育的家长对薄弱学校不放心 ,于是出现了择校。这实际...[详细]
- 《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