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海州文化生态环境与五大宫调的传入及发展
《音乐大观》2012年02期 板俊荣


相关文章推荐
- 青岛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的心理...
- 文章运用心理学学科语境理论对青岛的音乐文化生态进行理论阐释,把青岛原初音乐生态环境与其所在的整体社会文化生态背景相联系,并以青岛作曲家的成长经历为例,对青岛的音乐...[详细]
- 《艺术教育》2018年16期
- 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环境刍议
- 音乐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会形成与其相适应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一定的历史阶段上的社会政治、经济服...[详细]
- 《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 东北区域特征对音乐文化生态...
- 音乐作为源古至今,贯穿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文化血脉,自人类先祖告别低级动物界之后,如同血液对于人体的意义一样,音乐始终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谐共存,时时处...[详细]
- 《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 论原始民歌的起源
- 民歌是镶嵌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外观上的一束光环,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与象征。本文对民歌的起源、众说纷纭的各种学说,以及她所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
- 《音乐创作》2011年02期
- 民族舞蹈艺术与文化生态环境...
- 民族舞蹈艺术来源于每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定历史、民俗生活及传统文化之中,这些因素构成了其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民族舞蹈艺术在形成与发展中受到不同历史...[详细]
- 《内蒙古艺术》2012年02期
- 文化生态变迁视域下闽西客家...
- 当今世界的多元与骤变使得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依附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民俗舞蹈也随之发生着功能与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大都具有不可逆性。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对闽西客...[详细]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年06期
- 创造和谐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
- 引言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其生存发展空间必然有赖于必要的、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当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影响时,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必然受到制约。或言[详细]
- 《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 鼓乐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发展...
- 总结传统鼓乐艺术的功能、特点和定位,归纳和探讨鼓乐艺术的意义、发展及现状,对鼓乐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认识保护鼓乐的意义,完善鼓乐的保护机制,打造并创新鼓乐文化...[详细]
-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 东北民俗与音乐文化生态环境...
-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一个民族永远留着它乡土的痕迹,而定居的时候越愚昧、越幼稚,身上的乡土痕迹越深刻。"应当说这种"乡土痕迹"既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特质,同时[详细]
- 《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 乡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
- 乡土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存空间与文化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失去传承基础;传承人呈现"断层"与保护者的"肌无力",使乡土音乐失去传承动力。在乡土音乐保护与...[详细]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 河曲民歌的田野考察
- 2006年河曲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以说明河曲民歌的文化价值之厚重。然而,在当下文化生态环境中,这样的历史文化瑰宝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通过对河曲...[详细]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