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抑素的结构改造及活性初探
《药学学报》2000年03期 王德心,刘红岩,黄磊,林浩,韩锐 下载(5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结构...
-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包括1988)根据Ondetti和Cushman提出的ACE作用模型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对ACEⅠ进行结构改造的主要进展情况和重要成果。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主要趋向。[详细]
- 《华西药学杂志》1990年03期
- 克林霉素的结构改造及其生物...
- 通过对克林霉素的结构改造,研究克林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验摸索结果,选择优化合适的合成路线,并通过各种分析方法确证其结构。根据合理药物设计...[详细]
- 《河北化工》2009年09期
- 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结构改...
- 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高效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真菌感染与食品防腐,但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的进一步应用因其细胞毒副作用而被限制.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的...[详细]
- 《科学通报》2017年31期
- 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
- 药理活性和成药性是新药创制的两大要素,药理活性自不待言,成药性是由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所支撑。天然产物作为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详细]
- 《药学学报》2012年02期
- 我国中草药活性成分结构改造...
- 随着我国对中草药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物质进行结构改进,不仅发现了结构简化、生物活性优于母体的化合物,而且对一些天然资源短缺的中草药活性成分进行了...[详细]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8年02期
- 红霉素类大环内酯抗生素结构...
- 对耐酸和抗耐药菌的新型红霉素衍生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菌作用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红霉素衍生物新品种作用特点显示,其不仅提高了血药浓度,延长了半衰期,增强了疗...[详细]
-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年01期
- 川芎哚的结构改造及生物活性...
- 目的:寻找新型的心血管药物。方法:根据推理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合成目标化合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合成了16个川芎哚的类似物(I~XVI),其中8个化合物(I...[详细]
- 《药学学报》1999年07期
- PCC在青蒿素结构改造中的应...
- PCC即氯代铬酸吡啶盐■H[CrO_3Cl]~-,由R.J.Meyer等于1899年首次合成。在沉默了半个多世纪后,1975年E.J.Coroy等首次将它成功地用于有机合成,从此,该试剂受[详细]
- 《化学通报》1992年11期
- 去甲斑蝥素为前体的结构改造...
-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抗癌药物,临床上具有广谱抗癌活性,并可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常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肝癌、食道癌、胃癌、肺...[详细]
- 《中国药物警戒》2019年03期
- 多肽化合物AcSDKP衍生物的设...
- 【目的】以AcSDKP为先导结构,设计并合成具有化学损伤防护活性的多肽化合物。【方法】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或液相方法获得目标产物,涉及的结构改造方式主要有C末端的修饰、N末端...[详细]
-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年0...
- 利奈唑胺C环结构改造研究进...
- 首个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利奈唑胺自2000年上市以来,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开发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对利奈唑胺C环进行的结构改造及相关衍生...[详细]
- 《药学进展》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