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严蕊!宋<正>~~[详细]
-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20年0...
- 辨“骤”字,析文意——《如...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骤"释为"狂""疾"等意,在文意表达上存在着不合逻辑性,给解读文本带来困难。倒是把"骤"释为"屡次""多次"既能符合文字本身的历史含义,表...[详细]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
- 有关“绿肥红瘦”与“花重锦...
- 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为历代传诵的杰作。两部作品,都与"雨"和"花"有关,但作品所揭示的主题又不尽相同。我们可以从两位作家在写作该作品之时的个人生活遭...[详细]
- 《中文自修》2016年23期
- 宋词印象
- 若问我唐诗宋词元曲最爱哪种,我会以邂逅它时耶一见钟情的痴狂来回答:"宋词。"长短句浑然天成的旋律美吸引我闯入宋词的花园:这里见"采桑子",那里看"一剪梅";或赏"蝶恋花",或...[详细]
- 《作文通讯》2016年22期
- 《如梦令》《醉花阴》案例分...
- 【案例背景】笔者正任教高二理科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教师的想象差距很远。早些年的高中生对古诗词喜欢甚多,经常可以看见好多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详细]
- 《新课程(下)》2017年03期
- 酒漱词曲动人心
- 古人诗酒成性,易安亦是。但她是大家闺秀,不会以侑酒豪饮为趣,只是浅饮小酌,杯酒释怀。但时间久了,酒量自然上来了,于是,她的酒漱词曲,渐入,渐深,渐绝,荡人心魄,别有滋味。1...[详细]
- 《读写月报》2017年Z4期
- 从中学语文课本中走出来的李...
- 诗词历来常是作者心灵的寄托,是一个人内心无所遮掩的袒露。作为不世出的才女,李清照以女性所特有的慧心抒写着她多灾多难的人生,也抒写了她清新脱俗的自我形象。本文试图结...[详细]
- 《长江丛刊》2017年22期
- 如梦令
- 昨夜犹思流年,昔日荡我心间。今夕又重来,却道往事不显。细点,细点,今日痛饮无念。(指导教师刘剑)如梦令@阳志远$湖南省隆回二中默深文学社<正>~~[详细]
-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6年03期
- 如梦令
- 曾记《悯农》诵读,锄禾日中辛苦,试问今朝人,浪费铺张何故?打住!打住!节约粮食无数。如梦令@杨雪依琳$贵阳市第七中学初三(13)班<正>~~[详细]
- 《初中生辅导》2014年09期
- 如梦令·忆体训
- 常记操场跑步,蛙跳还加收腹。最恐绊—跤,骨折腿翁抽搐,’.非苦,非苦,身心健康基础。如梦令·忆体训@郭迪佳$贵阳市第七中学初三(2)班<正>~~[详细]
- 《初中生辅导》2014年10期
- 如梦令
- 卷帘凭窗望月,秋风瑟瑟若丝。院里栽相思,生成满眼愁绪。可怜!可怜!有梅无酒亦醉。/对比悦读_/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详细]
- 《课堂内外(初中版)》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