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意识的觉醒,做人权利的丧失——评余华的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语文学刊》2007年20期 苗珍虎; 下载(290)被引(0)
关键词: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相关文章推荐
- 20世纪余华创作研究综述
-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余华,自登上文坛就备受关注。幼年时期的"文革"记忆,青年时期的牙医经历以及对外国文学大师作品的热衷,都使余华的作品流露着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色彩。...[详细]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0...
- 论余华《现实一种》的美学呈...
- 《现实一种》是余华前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家人相互残杀的故事。该小说将余华的暴力书写发挥到了极致,并且以独特的语言和叙事风格展现其先锋特色。《现...[详细]
- 《美与时代(下)》2020年09期
- 余华:他唤醒身居汉语的幸福...
- 本期讨论的经典作家是余华。余华这一代先锋作家是幸运的,他们写作的黄金时代正碰上当代文学轰轰烈烈的"重写文学史"思潮,遂迅速在当代文学史叙述中获得一席之地而完成经典化...[详细]
- 《广州文艺》2020年03期
- 一种现实:是围观者也是瓜分...
- 1 2008年,余华在一篇叫《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的文章里说:"我曾经用一种医学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杰出:那就是在阅读了这个作家的作品之后,是否留下了阅读后遗症?"显...[详细]
- 《广州文艺》2020年03期
- 人生如蚁而美如神——浅析余...
- 余华是我最喜欢的中国近代作家,而在他的作品中,《许三观卖血记》远没有《活着》亦或《现实一种》震撼我,后者以一种惨烈的姿态呈现出一种与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的风貌,以此让...[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20年18期
- 余华的世界与世界的余华
- 近日,一位年轻的朋友建议我写写余华,我这才意识到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余华的作品了。现在想来,最后一次读余华作品,应该还是《兄弟》的上部。如此说来,现在的我其实没有写余华...[详细]
- 《安徽文学》2020年09期
- 历史也是不变的“现实”——...
- 从1980年代开始,余华的小说就具有对现实文学"再现"的创作特征,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今。在以往对《兄弟》的论争中,人们都过于关注余华在这部作品中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正面强攻...[详细]
- 《当代文坛》2019年04期
- 余华美学意识嬗变中的人性探...
- 余华的小说在人性审视和展现中,经历了从建构、解构到复归的过程,其人性结构的变化,也显示了作者美学意识的嬗变。嬗变的轨迹显示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的投射,作者独特的创作...[详细]
- 《语文学刊》2006年01期
- 浅谈余华散文的表达艺术
- 余华作为当代中国文坛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其小说成就巨大,研究成果丰厚,但学术界对其散文关注度不够,研究成果较少。在余华的随笔集中,他运用专业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技法...[详细]
-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 从暴力的抒写到人性的思考—...
- 作为新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余华自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就为自己开辟了一片与传统相迥异的小说天地,不断以惊艳的姿态引起人们的关注。余华的作品不仅广泛运用多种现代...[详细]
- 《散文百家》2018年08期
- 余华的“加减乘除”
- "转型"几乎已经成为谈论余华及其作品的核心语码之一。余华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恰当的艺术抉择,并且目光精准、例不虚发。然而仅仅用"转"或"变"这样的词汇一言以蔽之,又难免把...[详细]
- 《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