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苍凉意 豪迈爽朗风——简说盛唐边塞诗
《语文学刊》2005年10期 潘惠英 下载(29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唐代丝绸之路的盛衰与边塞诗...
- 唐边塞诗的兴盛、繁荣有着复杂的历史、文化缘由。首先,隋唐以来边疆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展,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人们对之前陌生的边塞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其次,有...[详细]
- 《豳风论丛》2015年00期
- 唐代的音乐环境与乐府边塞诗...
- 唐代边塞诗的繁荣,学者多关注唐代军事、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诗人游边出塞的现实经历在文学中的反映。对于唐代边塞和异域风情音乐在内地持续流行的艺术背景却失之考...[详细]
- 《杜甫研究学刊》2018年03期
- 初唐边塞诗人群研究
- 初唐边塞诗人群包括宫廷诗人群、初唐四杰及陈子昂等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优势互补,共同带来了初唐边塞诗的别具一格艺术特质,为唐代后来边塞诗打下了良好基础。[详细]
- 《河套学院论坛》2019年02期
- 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
- 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流传至今,而唐朝的边塞诗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加彻底、清楚地认识到唐朝边塞诗的内涵...[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9年08期
- 论唐代的虚拟边塞诗
- 虚拟边塞诗是唐代特色独具的一种边塞诗品类。盛唐是这类边塞诗的巅峰阶段,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几乎都曾介入这一创作行列。由于虚拟是这类边塞诗的重点所...[详细]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 我知其有不之奇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军事题材好像自《诗经》以来,就始终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视点被长期关注着。到了大唐时节,描写边疆风貌和军旅生涯...[详细]
- 《当代人》2016年09期
- 边塞诗中的西部(七章)
- 明月出天山月光如水,白是一种神秘的辽阔。苍茫云海间,我在唐朝月光漫步,远古的风吹来,大地深处的语言,仿佛岁月的旁白,解读着内心的追溯。一切归于寂静,哪怕是一粒鸟鸣,和疾...[详细]
- 《散文诗世界》2017年04期
- 时光书简(组诗)
- 河西走廊断想一个接一个的朝代走了战争的灰烬落在烽燧、炮台、城墙上 匈奴撤离时戈壁刮起一场罕见的北风到后半夜月光恨成一柄弯刀不过那一场接一场的大雪落在了边塞诗上。...[详细]
- 《时代文学》2017年07期
- 简论当代西部新边塞诗的新审...
- 提及边塞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代的边塞诗。其实边塞诗起自《诗经》,此后历朝历代都有,期间流变发展绵延不断,盛唐边塞诗是其巅峰,其审美理想一直延续到今天。当代西部新边...[详细]
- 《中国文艺家》2017年07期
- 尚武精神对唐边塞诗的影响
- 在唐代的诗坛上,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诗人,以不同的笔调描写了当时塞外风光、少数民族习俗、边庭战事、征夫戍卒的日常生活,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形成了文学史上...[详细]
- 《牡丹》2017年12期
- 论唐朝社会与边塞诗的发展
- 我们纵观唐以前的文学历史,可以发现,文学题材往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意蕴深远的先秦文学到华丽宏大的汉赋,再到乐府诗歌,建安风骨与魏晋文学。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紧密相...[详细]
- 《知识文库》201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