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传统诗词与当代诗教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01期 罗婵媛 下载(138)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校中华传统诗词传承路径探...
-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开展诗教是传承中华传统诗词的有效...[详细]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
- 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
- 作为中国人联结情感纽带的精神家园,传统诗词到底有多美?让我们来听一听93岁高龄的中央文史馆馆员、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的倾情解读诗词不只是要"入乎耳,出乎口"我在20年前曾...[详细]
- 《新湘评论》2017年07期
- 传统诗词爱好群体年轻化现象...
- 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诗词几乎成了老年群体的专利。但是,近几年来,出现了喜人的现象:传统诗词已然在60后、70后甚至80后一代创作中突显,创作队伍日渐壮大,水平也不容小觑,涌出...[详细]
- 《青春岁月》2017年01期
- 诗意传统的浸润与创新——读...
- 中国新诗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当时以全面颠覆传统为己任,高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胡适)。它的伟大贡献在于语言与...[详细]
- 《辽河》2017年09期
- 中华传统诗词在菲律宾的传播...
- 中华传统诗词是随着华侨出国而传播到菲律宾的。至迟清乾隆年间即有失意士子前往,继后文人往菲渐多。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有诗社出现。他们开设诗课,吟酬唱和,发表作品。他们...[详细]
- 《八桂侨刊》2012年04期
- 传统诗词样式的创新机制及其...
- 尽管适应特定时代产生的传统诗词样式在剧烈变化的新时代,由于社会心理、读者需要乃至文学语言发生深刻变化,会出现适应的困难,但是,传统诗词样式同时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
- 传统诗词样式对现代新诗的“...
- 新诗诞生以来,由于对传统诗词样式持比较严厉的态度,传统诗词的创作极度弱化。传统诗词样式不仅可以作为现代新诗的必要补充,而且可以对现代新诗产生积极影响。传统诗词样式...[详细]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朱湘:诗论诗作中的传统诗词...
- 对待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朱湘是一个客观平和的诗人。在诗论中对传统诗词文化的推崇及在自己的大量诗作中对传统诗词文化的融解,是朱湘的独特之处。[详细]
- 《云梦学刊》2004年05期
- 论传统诗词的开放性
- 传统诗词,又称“旧体诗词”,它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它不是指诗经、乐府、宋词、元曲,甚至也不是指明、清两代的诗词。而是指采用古代诗词曲等形式而表现现代、当代社会生活内...[详细]
- 《重庆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 略论当代传统诗词潮
- 为二十世纪特别是当代传统诗词定位,建设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中华诗文化,这个极富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迄今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本文立足于对当代传统诗词潮的整体性描述...[详细]
-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 浅谈中华传统诗词的生命力
-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它还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已将近两千年了。但是十年文革期间,此一文化瑰宝被视为“四旧”,于是无人敢公开写。有人偷偷摸摸地写...[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