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点染 尽显丘壑——李白《望天门山》赏析
《语文天地》2004年16期 龙熙银 下载(18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唐<正>~~[详细]
- 《初中生辅导》2010年29期
- 谪仙何处望天门——与《读李...
- 黄、金二同志的《读李白(望天门山)》 (载《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五期)中认为:“作者究竟站当涂县境,长江将其一分为二,东西梁山,虽不高峻,但南北横亘,夹江对峙,形势险要,...[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06期
- 李白接友诗《望天门山》探析
- 雪莱认为:"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诗人运用想象,创造境界,将深意和情感熔铸于其中.读者体味诗歌时,把握其语言,运用想象,再造形象,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妙悟艺术形象所蕴...[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Z1期
- 为《望天门山》进一解
- 李白的《望天门山》像启蒙诗一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幼能详。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就收入了这首诗,各种参考辅导书因版本的不同对这首诗的注释与讲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无...[详细]
- 《现代语文》2006年11期
- 《望天门山》别解
- 李白的《望天门山》,有关书籍(包括教材)在阐释此诗时都指出了该诗绘景雄奇,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热爱之情的这一点。如“它描绘了望中所见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折的雄...[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12期
- 读李白《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诗歌上最大成就在于七绝和古风。七绝与王昌龄齐名,两人各有千秋。就接近民歌这一点上来说,他却千古独...[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5期
- 赏析——李白《望天门山》
-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隽永,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被选编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全诗四行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详细]
-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8期
- 青山有意 碧水多情——《...
- 青山有意碧水多情———《望天门山》情景教学三得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附中黄兰《望天门山》是李白寄情山水的一首即景小诗,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目的是让学生领略长江...[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07期
- 《关于望天门山》中的两个问...
- 一、对“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是写所见,还是写诗人自己,这是目前仍有争论的问题。大多数人把这句解释为: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青山碧水转而抬头远眺,看到旭日东...[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1982年11期
- 关于《望天门山》教学中的两...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天宝十三年(751)八月,从金陵出发,去游安徽宣城,途经天门山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详细]
- 《宿州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 物理之美无处不在
- 我国古代许多诗词佳句中,都包含了物理知识,下面举例说明: 例1 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佳句,在这两句诗中,作者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详细]
-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2003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