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显动机”切入实现对文本的有效阅读——以《雨巷》教学为例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年06期 申淑均 下载(7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音象:诗在用文字歌唱——《...
- 用文字驾驭《雨巷》之美,真难!《雨巷》不是用文字,而是用音乐写成的。我相信,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一线教师都会认同我这个观点。然而,作为《雨巷》艺术首要特征的"音乐性",...[详细]
- 《中学语文》2020年31期
- 《雨巷》课例及观察评析
- 【执教者:苏胜全】【教学设想】鉴于《雨巷》特殊的文体,本课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力求给学生更多的真切感、参与感、获得感。【教学目标】1.把...[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08期
- 走进《雨巷》去感受美——《...
- 《雨巷》是一首非常美的诗歌。读过这首诗的人一定忘不了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那富有古典美的"油纸伞"……整首诗宛如一幅意境唯美的风景...[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1年08期
- 亲近文本,源于“裸读”——...
- 言及戴望舒的《雨巷》,泛黄的油纸伞、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悠长的雨巷总会在课堂里激起朵朵浪花。浪花缘何而起?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是学生自我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该问题...[详细]
-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年09期
- 像梦一样飘过的丁香姑娘——...
-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初读这首诗,就像读着一个美丽而迷茫的故事: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江南小镇,一位知识...[详细]
- 《少男少女》2020年12期
- 谈谈《雨巷》中“丁香姑娘”...
- "象"乃客观物象,是"意"的载体。创作主体的情感需要借助一定的客观物象才能被他人所知。"象"是客观的、理性的,而"意"则是主观的、感性的,"意象"就是理性与感性的集合。《雨...[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0年08期
- 论《雨巷》教学中的“以美育...
- 《雨巷》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要素,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音乐完善了他们的人格,意境培养了他们自觉的审美情趣,意蕴激发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雨巷》的审美...[详细]
- 《学语文》2020年06期
- 《雨巷》教学案例反思及其教...
-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从已有的《雨巷》教学案例来看,大都是紧紧围绕着《雨巷》中多种意象来组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详细]
- 《课外语文》2018年34期
- 如何实现《雨巷》的教学最佳...
- 如何在中职学校进行《雨巷》一课的有效教学?通过策划组织表演展示等学生活动,增强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主动培养审美能力来实现。怎样实现《雨巷》的教学重点?推行"自主—合作...[详细]
- 《课外语文》2019年01期
- 《雨巷》教学“四部曲”
- 一、诵读——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学习《雨巷》前,我结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对于学生预习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的要求如下:1.参考注释进行朗诵诗歌...[详细]
- 《中学语文》2019年09期
- 浅析《雨巷》的艺术美
- 1928年,戴望舒创作的诗歌《雨巷》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作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悠扬的旋律,朦胧的意境,含蓄的情感,构成了《雨巷》的"三美"。下面...[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