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2期 刘越 下载(178)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孟子》“空乏其身”标点、...
- 《孟子·告子下》“舜发于畎亩”章,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题收入各类《语文》课本中,成为中国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读甚至必背的课文,也就成为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所有中...[详细]
- 《文史知识》2022年12期
- 《孟子》“放辟邪侈”及相关...
- 关于《孟子》中“放辟邪侈”,学界以往没有进行详细阐释。相关解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且具有一些争议。我们结合相关材料,认为“放辟邪侈”为四字并列短语,泛指一切不守...[详细]
- 《语文学刊》2022年01期
- 说《孟子》“百亩之不易”“...
- 《孟子》“百亩之不易”、“易其田畴”句中“易”字,坊间著作存在“容易”“治”“休地力”“通‘埸’,边界、划界”等误解,文章认为两例“易”字均应读为“赐”,赐予,...[详细]
- 《汉字文化》2022年09期
- 浅议《孟子》中比喻手法的运...
-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游说于诸侯国,收徒讲学,其言论和行动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文势充沛、善于雄辩、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其特点可归...[详细]
- 《品位·经典》2021年16期
- 《孟子》“其”字结构和功能...
- 《孟子》语言精练、表意准确,"其"字的使用频率极高,文中共580处,词性灵活、用法不一。本文将对《孟子》中"其"字的词性结构和语法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用数理论证的方法,展现"...[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12期
- 《孟子》反问句的语义分析
- 《孟子》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之作,语言富有思辨艺术,而这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离不开反问句的作用,本论文从语言学语义分析的角度入手,从结构形式上对《孟子》一书中的反问句进行...[详细]
- 《语文学刊》2014年22期
- 《孟子》中动词带宾语的情况...
- 《孟子》中的动词所占比例之大,不容忽视,其后带宾语的情况也非常丰富,本文从宾语与谓语的关系、可以担任宾语的词类、特殊宾语——双宾语三方面总结研究了《孟子》中动词带...[详细]
- 《语文学刊》2011年05期
- 论《孟子》中词类活用的修辞...
- 《孟子》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之作,其中含有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运用词类活用,具有丰富的修辞效果,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妙趣横生,又可以形成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美。[详细]
- 《文教资料》2012年27期
- 孟子三题浅探——中学古文教...
-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在先秦诸子中,他是较有影响的一个思想家。孟子不啻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孟子》的几个篇章,对我们了解...[详细]
- 《语文学刊》1985年04期
- 《孟子》中“以”字用法浅析
- 《孟子》的语言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先秦语言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孟子》中"以"字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大致总结出"以"字作为介词、连词、动词等的情况和特点,并对"以"字从动词到介...[详细]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10期
- 试论《孟子》类推修辞
- 类推是孟子论事说理极为倚重的表达方式。《孟子》的类推案例,有些固然能够穿透不同类事物的相异的表象,直指相同本质,但也有些未见允当。比较是类推的起点,基于同一视角的比...[详细]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