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的修辞手法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李宁 下载(293)被引(4)


相关文章推荐
- 《论语》中的成语浅探
- 《论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也是著名典籍。《论语》文辞简约、意旨深远。二千五百多年来,人们念诵不辍,代代相传。一些经典词语在时代的长河中慢慢沉淀下来,成为人们...[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2年01期
- 《论语》言说动词研究
- 中国古代的言说行为非常丰富发达,但目前对言说动词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论语》作为语录体著作,其中言说动词非常丰富,可是由于欠缺这方面的研究,不能揭示出当时言说技巧...[详细]
- 《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05期
- 是“立”还是“而立”
- 对"三十而立"中的"而立"和"立"进行辨析,探索它们的可能演化过程,指明"立"和"而立"的使用范围。[详细]
- 《出版参考》2017年07期
- 《论语》“重言”小议
- 从语源学角度探讨《论语》中的"重言"分类及其发展分化。从我国语言特殊形式重言中,一窥中国的民族特性。[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 《论语》“其”字的指代意义
- 《论语》中"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中"其"字的指代意义,同对"孝"的理解有关,应当指代子女。[详细]
- 《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 从《论语》看上古汉语中语气...
- 《论语》中的语气词使用非常普遍,类型多样而复杂,本文试图通过书中文句的分析,探讨《论语》语气词使用的特色,并进而了解语气词"也"和"矣"在上古汉语时期使用的一般状况。[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 《论语》经典名句初探
-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对后代产生极大影响,本文探索《论语》中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特点与其语言修辞,尝试探讨经典与语文教学的和谐结合。[详细]
- 《语文建设》2014年23期
- 《论语》中的“唯”、“惟”
- 《论语》的各个版本中,唯和惟经常混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唯与惟关系的考察,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详细]
- 《社科纵横》2006年02期
- 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
- 《论语》鲜明地体出了孔子的言语观 ,而后学对此论及颇少。本文从言语内容、言辞表达和言语态度诸方面对孔子的言语观进行了论述[详细]
- 《湖湘论坛》2004年04期
- 《论语》浅训四则
- 《论语》为儒家经典,历来治《论语》者颇多。但因《论语》去古已久,由于词义变化、传抄、讹误等原因,致使其字句难以疏通或者多解之例仍有存在。有鉴于此,现选取先贤时彦存疑...[详细]
- 《语文学刊》2016年08期
- 《论语》中“人”“民”的内...
- 文章以《论语》中"人""民"两字的含义为着眼点,集中分析两字在共用,单用时的具体情况,进一步阐释两字在《论语》中的不同内涵。[详细]
- 《语文学刊》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