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晚报不放松 目标九:《钱江晚报》(2005年5月)
《咬文嚼字》2005年09期 下载(2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小议“趋之若鹜”“悍然”的...
- 读2011年8月15日的《钱江晚报》,见有两个词语使用得不恰当,想提出来议一议。看下面的语段。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故宫每年都在增添展览的文物,从最初的几百件到现在的1万多件。...[详细]
- 《语文月刊》2012年03期
- 从机器人小冰看《钱江晚报》...
- 人工智能将给媒体带来哪些冲击?哪些改变?通过考察《钱江晚报》与微软在"人工智能+新闻"领域的共同探索,作者发现人工智能对新闻行业更新的影响将通过交互方式实现改变,重塑...[详细]
- 《中国记者》2017年06期
- 《钱江晚报》:让主流媒体变...
- 年轻人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一定在哪里。纸媒如何将读者群向年轻人群体延伸?这是主流媒体的一个时代课题。将近"而立之年"的《钱江晚报》,近年来做了许多年轻化的探索,主要经...[详细]
- 《中国记者》2016年10期
-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的...
- 《钱江晚报》副刊"晚潮"于1987年随《钱江晚报》共同创办。自创办之日起,"晚潮"就是文学青年寄寓梦想的园地,记载着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中的命运。本文对"晚潮"的办刊思想进行解...[详细]
- 《新闻世界》2014年07期
- 以人为本 用现场说话——《...
- 2011年7月23日,温州发生"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面对这场罕见的重大突发事故,《钱江晚报》迅速启动突发性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投入重兵,全面、客观、深入...[详细]
- 《中国记者》2011年08期
- 都市报热点军事新闻的一场演...
- 歼-20在网上的惊鸿一瞥,瞬间引爆国人的复杂情感,更引发了全球的各种臆想。一时间,有关于歼-20的议论铺天盖地,纷纷扰扰。如何回应热点?如何引导舆论?《钱江晚报》对歼-20的...[详细]
- 《中国记者》2011年09期
- 什么叫做“捉刀”
- 2009年11月29日,《钱江晚报》A版有一则文章标题是:"《城市论》市委书记捉刀亲著‘杭州书'"。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城市论——以杭州为例》一书,比较[详细]
- 《咬文嚼字》2010年04期
- 关于浙商报道的比较分析——...
- 本文以《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钱江晚报》近三年的浙商报道为样本,对浙商报道的主体、报道内容、和报道的色彩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浙商群体得到媒体持续关...[详细]
- 《消费导刊》2009年23期
- “盲目”怎能说“冒昧”
- 《钱江晚报》5月23日A4版用一整版讨论了“中学生带手机的是是非非”。读者中有坚决反对的,有举双手拥护的,也有说应正确引导的。这样的讨论很有必要。不过,笔者想说的不是中...[详细]
- 《咬文嚼字》2005年09期
- 《钱江晚报》出版版面精选
- 都市类报纸队伍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了由边缘媒体向主流媒体迈进的趋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钱江晚报》目前日出40~48版,发行逾70万份,是...[详细]
- 《新闻记者》2003年03期
- 亮出广告经营的品牌——访《...
- 每年的全国省级晚报广告协作网年会上,《钱江晚报》的经验介绍总能引起同行的浓厚兴趣:1998年,《钱江晚报》主动停止发布性病医疗广告,着力培育分类广告,保证健康的广告结构...[详细]
- 《中国报业》2002年12期